回顶部
福建:非师范生扎堆报考教师资格证-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网

福建:非师范生扎堆报考教师资格证

  “我现在正在备考教师资格证、会计证和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班上像我这样同时准备三种资格证考试的情况非常普遍,其中最火热的要数教师资格证考试,几乎80%的同学都在准备。尽管辅导员一再提醒我们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考证,但是我们总觉得多拿一本证就多一些就业机会。”近日,闽江学院文秘专业大四女生蒋丽丽(化名)透露了自己纠结的考证心态。

  据了解,如今许多非师范类考生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投身教师资格证考试。业内人士提醒,教育行业比较特殊,实践重于理论,教师资格证只是入门门槛,大家报考前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沟通交流能力是否适合从事该职业。
  市场观察:

  大量非师范生投身教师资格证考试

  据了解,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和蒋丽丽一样,并没有过多考虑自身兴趣爱好、沟通交流能力,就扎堆教师资格证考试。“在我印象中,2007年以后,我们学校几乎所有的非师范类毕业生都会考教师资格证。有事业编制、有寒暑假,工作稳定、体面,这些职业优势吸引了大批非师范学生和社会在职人员加入到教师这个行业中来。”福建师范大学的伊老师说。

  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从2013年开始,教师资格证考试实行全国统考,并形成常态化制度,改革试点已于今年在上海展开。而往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都是各省市自己做主,以我省为例,教师资格认定以“两学”为主,即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在明年的新“国考”中,除了这些科目,更侧重于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测试。在面试环节,将增设才艺考查,如讲故事、绘画、唱歌等测试。

  观点交锋:

  大学生考证热 好事还是坏事?

  业内人士陈先生表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变革,与近年来大量非师范类毕业生想进入教师队伍有关,也和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性有关,毕竟教育是实践重于理论的行业,经验的多寡是判断教师合格与否的关键。以福州市区的公立校为例,这些学校更喜欢招师范类毕业生,因为师范生经过4年的系统学习,在专业知识、教育心理等方面都相对成熟,而且师范生都实习过,有一定经验。“这些东西,并不是考了资格证就可以代替的。”

  福州明德培训学校的林老师则认为,虽然这些学生的举动有些盲目,但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力多考些证书,就业机会会更多一些。福州明德培训学校校长邵长琛也认为,大学生考证不一定是坏事,“这说明大学生在通过自身努力寻找出路”。“但是要考‘活证’不能考‘死证’。”邵长琛解释说,考“活证”是指结合自己的性格、爱好、实力考取证书,向相关岗位发起冲刺。如果是靠死记硬背通过了考试,但是离现场授课、专业知识还有很大差距,那么这个资格证就是“死证”,没有多大意义。“取得教师资格证就有资格参加教师统一招考,这让很多有教师梦的非师范类毕业生、社会在职人员看到了希望,这对于充分挖掘人才、优化教师队伍是大有裨益的。对于非师范类毕业生来说,教师资格考试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考试,还意味着一次职业选择,或者说是人生发展的一次机遇。”邵长琛说。

  业内提醒:

  冠以“国际”头衔证书不一定权威

  “除了传统的教师资格证,我正在犹豫要不要准备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这个含金量会不会更高?”蒋丽丽对如今许多冠以“国际”头衔的资格证考试深感困惑。

  业内人士黄老师对此建议,考证要学会“认祖归宗”。比如,想考会计证,就要多关注财政主管部门的招考信息;想考护理资格证,就应该认准卫生主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想考教师资格证,权威消息就应该来自于教育主管部门。资格证和权威主管部门对不上号,这种资格证就是“灰色地带”,不碰也罢。千万不要以为冠以国际头衔,资格证的含金量就一定高。

  “总体而言,大家在考证的时候务必要做到理性选择。现在太热门的东西,就意味着竞争激烈,门槛会很高,反而不利于就业。而一些冷门资格证,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金晚学校校长黄典勋说,“以外语为例,现在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压力不小,相反相对小众、冷门的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就成为香饽饽。”

  此外,考生在报班参加资格考试辅导前,要注意降低风险成本。首先是多了解主管部门的官方网站,多借鉴过来人的培训、考试经验;其次要向培训机构争取试听的机会,判断培训是否有含金量;最后由于报班普遍是先交费后上课,因此在签订入学协议的同时,最好补充签订退款协议,保障自身权益。

回顶部
教师资格考试网
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考试网
自贡富顺:紧扣“引育留用”链 激活教育人才活力

近年来,自贡市富顺县教育和体育局党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创建“人才先行区”为契机,认真落实各级人才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扣“引育留用”链,“全方位”引进、培养、留住、用好人才,目前取得了实效。

多渠道,拓宽引才“新路径”。建立教育人才长效补充机制,通过公开招聘、高校选聘、人才引进等形式,提高教育人才引进质量。2023年以来,“双选”优秀大学生93名,考核招聘公费师范生44名、音体美教师39名,公开考试招聘教师105名,引进成熟型人才11名。

多维度,厚植育才“广沃土”。开展“蔚蓝计划·薪火传承”新任校级干部任职资格培训和年轻干部遴选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教材教法考试等,目前已累计培训1.6万人次;2023年,共培养星级校(园)长、教师、教研员330名,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119名,市级领航教师20名,评选市级“盐都名校长”2名和县级“担当作为好校长”20名;推进区域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培养“双师型”教师,与重庆二师院等6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校地融合培养教育人才。

多措施,搭建留才“大舞台”。健全激励机制,落实县优秀人才支持办法,评选表扬先进722人次,激发人才内生动力;优化活动载体,通过召开座谈会、举行“栋梁工程—家乡助(送)你上大学”仪式、走访慰问优秀人才等方式,增强人才归属感、幸福感;搭建发展平台,评出正高级教师2人,认定市级“领军人才”3人和市级高级人才1人,纳入市级“双千计划”2人;持续实施“风筝计划”,2所大学共55名学生在全县开展“反哺支教”活动。

多形式,打造用才“主阵地”。全面完成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改革,多岗锻炼人才,调整选任校级干部267人;探索“岗编适度分离”,2023年使用城关中学6名编制招聘到富顺一中工作,从薄弱学校选派9人到城区学校跟岗锻炼;对符合条件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纳入年轻干部管理,定向培养为市、县级人才。

山东泰安2024年上半年面向社会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教师资格条例》,满足社会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需求,4月13-14日泰安市语委办在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2024年上半年面向社会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全市共有1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考试,根据《山东省普通话培训测试机构管理办法》规定,此次报名范围为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在泰安市的常住社会人员。

普通话水平测试采用计算机智能方式进行,测试流程分为信息采集、候考及测试三个环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本次考试工作,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工作人员尽职尽责、配合默契、细致服务,圆满完成考试任务,获得了考生的一致好评。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考查应试人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规范、熟练程度的专业测评,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做好面向社会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对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普及质量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山东菏泽教育部门回应 今年计划招聘教师2400余人

4月16日,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做客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介绍全市教育工作,并现场接听群众来电,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教师招聘5至6月份进行笔试

目前已经进入四月份,今年我市教育系统招聘工作进度以及相关安排等引起众多市民的关注。

据介绍,我市主要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公费师范生安置等方式补充教师。根据市委编委下达用编进人计划,2024年全市共计划招聘教师2400余人,其中公开招聘教师1000人左右。

目前部分县区已陆续开展完成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公开招聘教师和公费师范生安置工作也正按照省厅有关要求严格有序进行。

今年我市公开招聘教师工作和往年一样,继续实行全市统一公告发布时间、统一笔试试题、统一笔试时间、统一公布笔试成绩“四统一”,初步计划4至5月份各县区发布公开招聘教师公告,5至6月份进行笔试,8月底前完成考察体检及岗前培训工作。

提供超6000个教师岗位 四川省2024年师范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召开

4月13日,四川省2024年师范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举办,高等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院校等643家单位,提供超6000个教师岗位。

招聘会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四川省教育厅联合举办,人社、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现场考核招聘符合条件的师范毕业生,搭建起学校与师范毕业生之间互动交流、双向选择的平台,打通了公办学校公开考核招聘师范毕业生的“绿色通道”,实现师范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有支持、各类学校选才用人有保障的双赢目标。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各级人社部门始终把教育行业摆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突出位置,会同教育等部门切实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健全教师工资收入随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竞争择优、科学规范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以四川省政府名义设立“四川省特级教师(校长)”省级表彰项目,以及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项目。

非师范生大量加入 教师资格考试持续火热

■多一张证,多一条门路,研二在读的裴同学,在去年暑假就“拿下”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

■暨大大三学生李同学在考后拍下自己的笔试准考证留作纪念。

教师行业成“香饽饽”,非师范生纷纷加入“抢蛋糕”,下一站该分赛道还是抓源头?

4月12日,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发布,面试报名工作随即开始。近年来,“教资热”现象持续升温,教资考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持续火热的“教资热”,如何保障教师队伍持续高质量发展,行业人士开始思索教资考试新的改革之路。

现象

大学考证标配?“教资热”持续升温

2024年上半年,广州参加教资考试的考生人数达到了7.9万人,相较去年同期7.7万考生又有了进一步的增加。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10年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人次跃升为1144.2万人次,翻了近66倍。近年来,中国教师队伍进一步扩大,高素质教师人才需求量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有427.3万人报考教师资格。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师范生增加、非师范生持续加入、就业“考证标配”等原因,让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大军中。“想从事稳定的教师行业”“多一张证多一条出路”等,成为记者随机采访中,大部分教资考生的想法。

今年刚参加完教资考的华师大四师范专业生小陈表示,对于师范生来说,除了特定免试类的学生,教资考是“标配”,目前获取教师资格有“校考”与“国考”两条路径。在实施免试认定的高校,师范生可以通过参加一系列过程性考核来获取教师资格证。但由于校考发证时间晚、只能获得本专业学科教学资格等特点,会有部分师范生放弃校考,参加国考。

而非师范生与学校尚未实施免试认定的师范生想要获取教师资格,都必须参加全国的教师资格统考。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教资考试的非师范生占比就已经超过了七成。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生也加入到教资考试大军中,究竟为何?

新快报记者走访后发现,有的非师范生受自身经历的影响,萌发了成为教师的愿望。而教资考试正好提供了机会,让非师范生也有获得教师资格的可能。此外就是近年就业市场让不少毕业生对相对稳定的教师职业更青睐,将其列为就业的备选“出路”。谈及原因,不少非师范生在采访中纷纷表示:“技多不压身”“多个证,多条路”。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学专业的潘同学在大三时就参加了高中数学的教资考试。他告诉记者,自己考教师资格证,一方面是觉得自己专业的就业面不广,多拿一张证就相当于多一条“出路”;另一方面是感觉“考教资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考到了会有成就感”。

而今年刚刚参加完笔试的暨南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李同学则表示,自己在中学时遇到了很多让自己受益一生的好老师,因此对教师这个职业有较大的好感与兴趣。虽然在高考时并没有选择师范专业,但也时常考虑毕业后要不要去成为一名教师。几经斟酌,还是决定在大三时参加教资考试,获取教师资格。

也有不少同学表示,参考纯粹就是随大流报考。“上大学就要多考证”在大学生中盛行,教师资格证与普通话证书、英语四六级一同成为了大学的“考证标配”。甚至有非师范生无奈地告诉记者,教资“是父母逼着考的”。

担忧

考证难度将加大+教师行业门槛变低

随着非师范专业生的大量加入,师范生们坦言“国考”的难度和压力更大了。一些参加国考的师范生在采访中表示,因为教资笔试会控制合格率,所以非师范生的涌入在某种程度上加大通过考试的难度。

而很多一心从事教师行业的非师范考生也担心,本来就和师范生存在专业差距,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教资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通过多个科目,考核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而面试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考查考生的心理素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实践方面的能力。虽然考试系统基本兼顾了对理论与实践的考核,但对于没有受过四年系统化师范教育的非师范生来说,是否真的足够了呢?

两年前参加教资考的潘同学表示,他为笔试准备了两三个月,以背诵和刷题为主,每天抽一些琐碎时间复习。作为非师范生,他在写教案时对教学目标和学情的把控不是很好,容易一下子就把所有方面都写上去,针对性不足。他也坦言,现在对“背过的东西都没太多印象了”。

而在就业方面,不少师范生认为“教师的职业门槛降低了,师范生更有压力感了”,发出“卷天卷地”等感慨。

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英文秘专业的苏同学,现在于顺德的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她表示,实际教学“跟教资面试真的很不一样”。备考教资面试时,她主要把课文分成不同的类型,通过背诵讲课模板来准备。但在实际教学中,时常会出现很多理论里没有提及的情况,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她在上课时发现自己“不太会掌握课堂的节奏,调动不了学生的情绪,有时候还抓不住教学的重点”。由于非师范专业不会统一安排教育实习,苏同学缺少了去学校实习的经历。工作后,她发现曾在小学实习的师范生同事比自己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课堂节奏也把握得更好。“所以我要不断地去听老教师上课,学习他们怎么调动和引导学生”。

专家说法

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相比于医生、律师等行业,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似乎并没有那么高,这主要是因为教育所指向的是人的心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并不像医学、法律那样近乎拥有‘标准答案’,相应的关于教育教学的知识技能存在较大弹性、因人而异。”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余晖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资热”现象的背后有着就业市场环境变化和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两方面的动因。

一方面,在近年来各行业内卷化及职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体制内教师以其职业稳定、有寒暑假、工作环境单纯、工作模式弹性等优势,成为不少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香饽饽”;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日益开放化,部分高水平综合性院校及行业性院校设置了教育类院系,为有志于从教的学生提供职前准备,使参与教资考试的学生基数显著增加。

余晖强调,教资热现象中有两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点,关乎教师的来源结构:一是一批顶尖综合性大学正以积极姿态参与教师教育事业;二是大量高学历的硕士乃至博士毕业生开始将目光投向基础教育。“一方面,传统师范院校开始出现危机感,并开始探寻如何维持自身传统特色、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综合性院校的参与为基础教育一线带来了‘一湾活水’,这些毕业生往往视野更开阔。二者在基础教育一线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师资队伍的异质性和整体水平。”

建议构建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多个代表反映目前教师资格证申请认定条件偏低,教师职业准入门槛不高。容易导致一些知识水平不足、师德不达标的人成为教师,进而引发教师用不恰当语言批评学生、体罚学生等问题,建议提高教师资格准入标准。

谈及措施,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原副主委、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建议增设教师资格核心能力必修课程,学生在智慧学习平台完成相关课程的前提下才能参与考试。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副主委、萍乡学院副院长吴代赦提倡高校可以积极开设教育学辅修专业,为其他专业的学生提供师范类能力学习和教育实践的机会。也有部分行业人士建议,改变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一张卷”的考试现状,实行分赛道考试。

对此,余晖认为,提升非师范生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还是应当从根源上下功夫,由高校提供更充分的师范类课程和教育实践机会。“在这方面,传统师范院校已具有较好基础,而不少新入局教师教育领域的非师范院校则有进一步完善空间。具体而言,可着眼于学生遴选、课程体系、教育实践、教资辅导等关键环节,构建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回顶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