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编辑推荐:特教老师的职业困惑-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网

编辑推荐:特教老师的职业困惑

编辑推荐:特教老师的职业困惑

  编者按 特教老师,一个需要默默坚守、忘我付出的职业。这些老师每日与肢体残疾或智力残障的孩子朝夕相处,用手语、盲文等为这些“折翼天使”们打开一扇连通现实社会的窗。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但光芒背后,特教老师们所承受的则是一些人并不认同的眼光、鲜有成果的挫败感以及职称、收入不尽如人意的待遇。把爱心、青春和汗水投入特殊教育的教师,其实也需要“回报”:一声赞许、一句关怀,当然还有社会、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这项事业的重视与投入。

  走近“痛并快乐着”的守护者

  1996年,程吉慧从一所普通中学调到合肥特殊教育中心担任听障班的语文老师,刚到特教学校时,一时的难以适应和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她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陷入迷茫。

  进校后,程吉慧先学习了半年的手语和特教专业课程。她很快发现,面对一群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即便是一遍遍地打手语、比动作,有时也得不到她想要的回应。

  “听障孩子在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上要明显弱于正常孩子,他们无法轻易感知正常人的语序和逻辑,普校2个课时就能上完的课程,在这里往往需要4到6个课时。而孩子交上来的作文,有时就像是天书,语句颠倒,措辞混乱。”

  那时,年轻的程吉慧常会产生莫名的挫败感:“耐心总有被磨光的时候,记得刚来那半年,我的口腔经常严重溃疡,每天都处于一种焦虑状态。总想着如果有机会,还是去当一个普通学校的老师。”

  毕业于南京特教学院的秦娟刚刚选择特教岗位时,也有过同样的犹豫。秦娟说,和正常孩子相比,生理上有缺陷的孩子内心往往更加敏感,别人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会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变化。

  秦娟说:“有一次有个听障孩子因为考试失利,又和别的学生闹了一点小矛盾,我去给他做思想工作。说着说着,他突然变得非常偏执,情绪激动,甚至扬言要跳楼。吓得我晚上连家都不敢回,在他的宿舍里整整守了一夜。”

  然而,也是这个学生的一篇作文,彻底打消了秦娟对这个职业的困惑和不安。

  一次作文课,秦娟布置了一篇名为《我是如此幸运》的作文,这个学生在作文簿写下这样一段话:“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她伸出修长的手,打出了世上最美的手语:‘你是一个很棒的学生,文章写得非常好,老师很喜欢,你要继续努力,老师一定要帮你把文章发表。’老师的赞许,充满期待的眼光和鼓励让失意中的我重拾自信。老师,遇到你我是如此幸运。”

  “那一刻,我的双眼浸满泪水。那一刻,我是幸福的,生平第一次感到那样幸福,竟是因为我的这些学生。”秦娟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中这样写道。

  经历过迷茫、困惑和彷徨,如今的程吉慧和秦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岗位和这群孩子。“当我真正学会以包容之心看待这群孩子时,我突然才发现他们的美好。他们虽然不能开口说话,却能打出美妙的手语;虽然听不见声音,却能画出世界上最美的图画;虽然看不见这个世界,却能用钢琴弹奏出最美妙的音符。”程吉慧动情地说。

  认同感差、待遇低:特殊成就背后的失落

  教师的成就感多来自于学生的反馈,比如学生优异的成绩、长大后理想的工作等。秦娟坦言,特教学校的老师在这方面的成就感往往是缺失的。每个走上特教岗位的老师都要经历一到两年的适应期,从自我否定,到承受社会质疑,再到重塑自我价值。而这期间,有人留下,也有人离开。

  今年31岁的朱冬莲是广西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一名老师,做了近十年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朱冬莲,尝遍其中酸甜苦辣。

  “第六年的时候我曾迷茫过,感觉做不下去了。”朱冬莲说,在康复研究中心,她见到大量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患儿。“一个残疾病儿几乎会掏空一个家庭,有时大量付出也未必有回报,这让家长痛苦,也会让老师受挫。”

  “社会上不少人不理解特教老师的工作,对我们的老师存在偏见,有些老师自己也觉得低人一等。”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校长饶文斌说,特教教师社会地位低、职称晋升难、经济待遇差的现象值得关注。

  “在特教学校,残疾儿童接受的初中教育相当于普校的小学教育。”饶文斌介绍说,职称评定的政策忽略了特殊教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特教老师不得不和普教老师接受同一标准的考核。

  近年来,尽管特教教师的工资待遇有较大增长,特教学校办学经费也显著增加,但与普通学校教师相比,特教教师的待遇仍有一定差距,而且到外地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也更少。

  北京启智培训中心是一所专门从事智障儿童教育的私立学校,现有50多名学生。校长高茂成说,特教最大的成就,是为国家减轻了负担,为家庭减轻了负担。一个智障儿童就是一个家庭的沉重负担,特教学校和老师为很多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有些条件不好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都长成了大人,但由于家庭没有能力照顾,就只好让这些“大小孩”继续吃住在培训中心。

  高茂成校长告诉记者,特教老师队伍之所以不稳定,教师没有成就感是很重要的原因。“老师的待遇我们可以尽量想办法提高,民办学校的自主权毕竟大一些。也正因为是民办,我们的老师没有资格参加职称评定,也没有渠道去考取国家承认的教师合格证。学校一点招都没有。”

  师资难题:特教为何不“特选”

  饶文斌所在的南昌市启音学校创建于1946年,是江西省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聋哑学校。从事特殊教育已经30多年的饶文斌告诉记者,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师资短缺。目前学校在编教职工52名,还有10个编制空缺。学校不少老师并非科班出身,很多还没有“特殊教育证”,他们缺乏系统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可能影响对特殊儿童缺陷补偿教育效果。

  在饶文斌看来,造成专业教师短缺,有两方面的直接原因:一是从全国范围内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大学数量极少;二是入职门槛提高,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和其他师范类专业学生一样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统一招聘考试,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考不过。

  安徽合肥特殊教育中心目前共有有543名在校学生。教职工130人,而特教专业毕业的老师只有不到40%。要招的老师招不到,招来的老师专业不对口,学校和老师双方都尴尬的现实状况让校长李长东头疼不已。

  “非特教专业的老师往往需要二次培训,他们初步适应期为半年,而要顺利掌握特教老师的技能可能需要两年时间。”李长东说,目前合肥市招聘教师采取统一招考的模式,特殊老师和普校老师一起进行选拔,缺乏针对性的考试。

  同时,参加考试的硬性标准是大学本科毕业生,而国内开设特教专业的院校多是大专及中等师范学校,因此,许多特教专业的毕业生便被这个标准拦在门外。

  “特殊教育教师能坚持下来是很不容易的,不仅需要具备与残疾学生交流沟通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爱心和耐心,师德最重要。很多师范院校普通专业的毕业生干不了几年就因为太苦太累离开了,而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会有吃苦的心理准备。”李长东说。

  公立学校为“师源”所苦,一些私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师资上的问题更为突出。

  创办于1994年的南昌三联特殊教育学校,是江西省最早的民办特殊教育学校之一,因为经费紧张,学校19年间曾4次搬迁。没有一名具有特殊教育资格证的教师,仅有的两名有特殊教育经历的老师一位70岁,一位68岁。“我们学校的5名教职工,都不从学校领一分钱工资。”校长何彪说,学校至少还需要两名专业教师,但根本没有经费聘请。

  特教专业的招生困境待解

  据了解,我国特教师资的正规培养渠道,主要是一些师范院校的特教专业和医学院的特护专业。2009年,北师大曾对国内特教专业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国内开设特教相关专业的大专和本科院校有40多所。近两年,有不少院校也开始增设特教专业。

  然而,愿意学特教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教授王雁告诉记者,北师大特教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正常每年招收约20名学生,但2011年只招收到两名学生。

  2012年开始,北师大重新采用以教育学这个学科大类招生的方式,一年半以后实行专业分流。王雁表示,至于一、二年级学生在专业分流时会不会选择特教专业,她不敢去想。

  王雁认为,学科吸引力不足与目前特殊教育整体的发展状态有很大关系。“近几年,特殊教育专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国人对特殊教育事业的认识,对残疾人的观念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但特殊教育的发展与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等普通教育相比,还是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许多家长对特教老师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教授智障孩子这个层面。”王雁说,如果仅依靠特教专业本身的学科吸引力,很难把更多学生吸引到特教这个行业上来。

  对此,王雁建议,要“特教特办”,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制度保障。如单独举行特教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定特教教师的专业标准,让特教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李长东认为,应降低学历门槛,提高专业高度,增加特教老师的招聘范围。同时提高老师特教相关理论和素养,对于师范类院校,应增加特教相关专业的选修课,让普通师范类学生具备特教相关的基础知识,既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也为特教学校增加人才储备。(《半月谈》2013年第3期,记者 沈洋 刘美子 张莺)

回顶部
教师资格考试网
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考试网
【教资考试】教资笔试要考多少分才算稳?成绩是怎么计算的呢?

  23上半年的教资笔试已经结束!

  大家有进行估分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下

  教资笔试的成绩是怎么计算的。

  

  教资笔试通过率

   教资考试是通过性考试,官方公布的教资笔试通过率为30%左右,那也就意味着将会卡掉70%的人。

  而是否能通过,还会受到老师阅卷、试题难度和当年度报考教资考生的水平等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经济和教育比较发达地区的阅卷比较严苛,考生的水平也比较高,通过的难度会稍高一些。

  为了保证通过率稳定在30%,教师资格证官方给出了卷面分和报告分这两种计分方式,通过特定的计算公式将卷面分转换为报告分。

  卷面分&报告分

  在分数转换的过程中,涉及到了两个很重要的分数:
  卷面分:指真题卷分数,满分为150分。
报告分:指卷面满分通过公式换算的分数,满分为120分;报告合格分数为70分。

  老师在阅卷的时候,会根据评分标准给小伙伴的试卷打一个卷面分(满分150分),之后再依据一定的换算标准,折合成报告得分。

  而报告分数就是小伙伴查成绩时的分数!只要报告分数≥70分,就合格啦!

  卷面分数<及格分数时:Y(X)=X/A*70
  卷面分数≥及格分数时:Y(X)=70+(X-A)/(150-A)*50

  其中X=卷面分数,A=及格分数线,Y(X)=转换后的分数(即查询到的分数)

  假如你的卷面得分是100分,而考试方依照比率设置的及格分数线是90分,那么你的报告分数=78.33分,大于70分,表示成绩合格。
  假如你的卷面分是88分,考试方依照比例设置的及格分数线是90分,那么报告分数=68.44分,低于70分,表示成绩不合格。

  假如你的卷面分是90分,及格分数线也是90分,上下两个公式都可以用,算出来的报告分数=70分,表示成绩合格。

 

  卷面考多少分才安全

  那卷面分达到90分就能通过吗? 

  不一定,还要看具体科目、当年度试题难度和报考的考生水平。很多小伙伴觉得科目一很简单,在考试当天对答案估分时,卷面分也能估到100多分,但最后查成绩时,只有70的报告分,甚至一不小心,就卡在69分了。

  一是估分是无法准确估计作文分数,二是科目一难度相对较低,大多数小伙伴没有花费很多精力去备考,导致低分段过于集中,很多人就卡在了68分、69分、70分这块了。

  而科目二考查的内容很多小伙伴之前没接触过,学习、理解难度大,很多小伙伴们会花费很多精力去备考,这也导致科目二高分人数比较多,所以从卷面分转化为报告分时,较低的卷面分也能达到70分。

  根据往年的成绩,如果想要稳妥通过,建议科目一保守卷面分最好能达到90分,能90分以上就更稳妥。

  科目二保守卷面分数也最好能达到85分,能达到90分以上就更好了。

更多考试咨询

添加小编微信

黑龙江省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考前提示

应聘教师成为“香饽饽”,考“教资”当老师有多热?

上周六(3月11日),沪上3.6万余人报名参加2023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次。近年来,教师资格考试持续升温,千万报名教师资格考试的大军中,非师范生高达800万之多,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硕博生也加入其中。

下周二(3月21日),2023春季长三角师资招聘专场将在沪举行。教师资格考试火爆,想当老师的人越来越多,热衷应聘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在哪?考了教师资格证就能当老师吗?如何吸引优秀的人争相从教,教出更优秀的人?

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余大三时就通过了初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她身边还有不少同学在本科期间报名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稳定,还有寒暑假,是受到不少大学生青睐的原因。大学期间,就考出教师资格证,毕业时或选择从教,或继续读研,多一项选择。”不过,小余也知道:应聘教师岗位时,并不是考出教师资格证就可以直接当老师。踏上三尺讲台前,还需要经过实习、岗前培训、教师带教等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学生热衷报考、应聘。

近年来,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越来越热。每年求职应聘季,一些名校还会收到“海归”的简历。有的学生在留学期间,提前准备教师资格考试,希望毕业回国后,能及时应聘。一位业内人士说:“海外经历多、综合素质好的应届毕业生肯定受欢迎,功底扎实的国内学生也很青睐,关键看应聘者的理念是否与学校一致。录用后,学校将以老带新,师徒结对。”

相关数据显示,这几年间,参加教师应聘的人数越来越多。过去三年,浦东新区总共招聘了9000名教师,但实际参加应聘的人数可能是这个数字的4倍。去年,杨浦区招聘教师300多人,一共有三四千人参加应聘。考教师资格证、参加教师招聘,是“备胎”还是“真爱”?

陆仪琳是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大三学生。去年10月,她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顺利通过笔试。“我们学校师范专业的学生都参加了考试,但这几年很多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在报考,感觉竞争压力非常大。”陆仪琳说,和她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学八成左右通过笔试,但之后的面试通过率约三成。“感觉难度不小,也有可能大多同学都是在校生,缺少执教经验。”

在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资格考试中,陆仪琳选择了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考试。在她看来,学段越往上,要求越高,竞争可能相对小些。如果拿到高中教师资格证,可以往下兼容应聘初中或小学老师,选择也会更多。之所以选择师范大学,因为从小就有当英语教师的梦想,从进大学起,她和大多数同学一样,确定了未来就业方向。“当一名教师,能有相对稳定的就业环境,希望发挥个人特长。班里不少男同学也都报名参加考试了。”如今,她同时还在准备考研,因为这几年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不断“看涨”,想当高中教师,要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虽然身边几位非师范专业的同学也都在备考教师资格考试,未来竞争会比较激烈。”但她相信:自己就业时在专业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2021年毕业前,华东师范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生曲君怡有三个选择:在高校就业继续做科研、去学校当一线教师、去互联网公司上班。最后,她选择了当老师。如今的她是洋泾中学高二班主任、三个班级的物理老师,同时也是学校科技总辅导员,带着孩子们做科创课题。“各种选择中,当老师可能收入并不是最多的,却最适合我。”曲君怡在读本科大三时就考出教师资格证。“六七年前,教师资格考试还没那么热,现在回想起来,庆幸准备得早。”为了能提升就业时的竞争力,她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在研一时转为硕博连读,从那时起,坚定了当老师的信念。“我的性格比较外向,更喜欢面对面交流,当老师可能在各条就业道路中更适合我。”博士毕业前夕,她开始择业,通过几轮考试,进入学校最后面试。洋泾中学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曲君怡从三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毕业的学校、博士学历和专业给了‘敲门砖’,现已工作两年,从最初的缺少经验到渐渐走上正轨,越来越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和孩子们在一起心态好,校园氛围特别适合我。”

这几年,虽然应聘教师岗位的求职者数量日益增多,但对学校而言,要找到心仪的应聘者,不那么容易。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特级校长王莉韵说,有时候一个岗位可以收到几十份简历。今年,学校特别想招聘科学与技术老师,希望专业知识扎实、有创新精神,以适应新时代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培养,更希望这类专业的求职者能选择到小学工作。

记者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本市师资需求量比较旺盛的是高中教师、部分小学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往年需求量较大的学前教育教师、体育教师,今年需求量相对平稳。此外,心理老师也很受青睐。为了方便求职者应聘,今年虹口区教师招聘“跨前一步”,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加强联系,在全市各区教师招聘中首个进入上海师范大学宣讲面谈,还开展了面向上海大学有意愿从教学生的宣讲交流,拟遴选上海大学“种子计划”学生跟岗实习。日前,2023年虹口区教育系统师资招聘会还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举行,这也是今年虹口教育的首场线下招聘会,近50所学校带来197个教师岗位,数百名求职学生参与。一方面希望教学能力好,青睐研究生学历求职者,另一方面也宁缺毋滥,更关键的是,应聘教师要能沉下心来,静心从教,这是多家用人单位的共识。

黑龙江省75989人报考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

我省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已圆满结束。本次考试报名人数75989人,报考科次数为144786科次,全省共设13个考区,62个考点,1897个标准化考场,考试平稳顺利。

省教育厅、省招考院高度重视本次组考工作,采取多项措施确保考试万无一失。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招考院向全省各考区派出28名巡视员对各地考试组织情况进行驻点巡查监督。考前召开多次全省工作会议,对考试安全、实施等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地将安全保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紧盯关键环节,层层压实责任,管理措施精准有效,考务工作扎实细致,务必确保考试实施平稳顺利。二是加强考试保障。积极协调省委网信办、公安厅、工信厅等部门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为考试顺利实施、营造良好考试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加强考试组织管理。考试期间重点加强对试卷流转、入场安检、手机管理等考务环节的监督管理,杜绝失、泄密事件发生。四是加强考生服务。考前通过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向考生发布考前提示,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及考试注意事项等提醒。

考试成绩预计于4月14日发布,考生可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ntce.neea.edu.cn)查询成绩。

青海海西1357人报考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

3月11日,海西地区2023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在德令哈和格尔木两个考区同时举行,来自全州各地1357名考生参加了考试,其中德令哈766人,格尔木591人,两个考点共设置43个考场,抽调考务工作人员229人。全天三场考试结束,累计参考2024人次,缺考241人。海西考区无重大违纪舞弊事件发生,整体情况平稳顺利,考试组考工作圆满完成。

考试期间,州教育局局长杨发元赴德令哈市柴达木路小学考点进行巡视,认真查看考点考务管理工作和考试情况,对组考工作给予肯定。同时要求每位涉考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职尽责,严格落实组考要求,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规范工作流程,确保考试安全稳定。

为确保本次考试工作平稳顺利进行,根据考务工作安排,由教育、卫健、公安、无委办、电力等部门组成联动专班,全力保障考试顺利实施。一是成立了考试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签订考试工作责任书,落实工作要求。二是召开考务工作部署会议,强化政治责任,加强考前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增强考务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力求做到不漏过一个环节,不疏忽一个细节,不心存侥幸,不麻痹大意,确保组考工作零失误。三是严格执行视频监控回放检查制度,切实做好考试安全工作,做好试卷的运送,保管、分发和回收,确保试卷绝对安全,万无一失。四是加大诚信考试宣传力度,加强对考生的教育和管理,提醒考生注意考试有关事项,教育考生诚信应考,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加强依法治考,坚持惩防并举,重点防治高科技作弊及大规模舞弊事件的发生,确保考试任务圆满完成。

吉林长春38335人报考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

长春市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于3月11日顺利举行。全市共有考生38335人,设6个考区,39个考点,990个考场。

3月11日,省教育厅副厅长刘青川、副厅长单联成,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李书研,副院长赵鹏一行到长春市宽城区实验小学考点视察,对长春考区的组考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大伟、副局长李亚君,市教育考试院院长王国良陪同。

考试期间,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崔国涛及市招委会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在市指挥平台现场指导考试工作。市教育局成立督导检查工作组,深入各考区、考点,对组考工作进行全面、全程督导检查。

此次考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联防联控,为考试提供综合保障;各考区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强化过程管理,强化工作监督,保证了考试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转、无缝衔接;各考点聚焦细节、抓好落实,以“严、精、细、实”的工作作风,全力做好考试服务,确保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工作平安、顺利。

回顶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