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15年教师资格统考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二-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网

2015年教师资格统考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  )特点。
A.教育性
B.指导性
C.间接性
D.交往性
【答案】C
2、 “杯弓蛇影”反映的是一种(  )现象。
A.刺激比较
B.行为强化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答案】C
3、 下列主张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答案】C
4、生理自我在(  )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5、 学校可以对教师的哪种行为进行处分或者解聘(  )
A.组织交班费
B.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活动,一学生路上撞车,经抢救无效死亡
C.强制搜身,想知道学生是不是偷了东西,经教育屡次不改的
D.与同事不和
【答案】C

#p#副标题#e#

6、 认知心理学家从目标取向来解释不同成就动机的人对不同难度工作的选择,一般而言,学习目标取向者倾向于选择(  )的工作。
A.最简单
B.中等难度
C.最困难
D.最简单或最困难
【答案】B
7、 人们创造出“雷公”“电母”等形象是运用了想象的(  )加工方式。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雷公 、 电母 、 风婆 、 龙王 以及《聊斋志异》中的许多形象,都是运用拟人化的方式创造出来的。
8、 中小学校园周围(  )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100米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9、 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以某同学是否跟自己一起玩,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而中、高年级儿童则从他(她)学习是否好,是否遵守纪律为集体做好事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这说明儿童情感的(  )在逐步发展。
A.丰富性
B.深刻性
C.可控性
D.稳定性
【答案】B
10、 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p#副标题#e#

11、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导致学生这种行为的教师的领导方式最可能是(  )
A.民主合作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专断型
D.强硬专断型
【答案】B
12、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种条件反应是(  )
A.正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消退
【答案】B
13、 创造或者墨守成规属于性格的(  )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答案】A
14、 随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小学儿童除了会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地笑、偷笑、嘲笑、冷笑、苦笑、狂笑等。这一表现说明了小学儿童情感的(  )
A.丰富性发展
B.深刻性发展
C.可控性发展
D.稳定性发展
【答案】A
15、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
A.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B.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C.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是属于教师权利中的指导评价权

#p#副标题#e#

二、名词解
16、 综合实践活动
【答案】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
17、教育功能
【答案】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它往往指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
18、德育目标
【答案】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德方面的总的要求。在这里德育目标分类,是依据我们对思想品德结构的理解而划分为三个方面:①思想、政治、道德准则或规范方面的目标;②思想品德心理发展的目标;③思想品德能力方面的发展目标。
19、 晶体智力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人类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与流体智力相对应。
三、简答题
20、 结合理论与实践,简述如何做好学困生或问题学生的转变工作。
【答案】学困生或问题学生主要集中体现为后进生,这类学生表现在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典型特征:求知欲不强,学习能力较低,意志力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卑,多疑心理和逆反心理严重;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对后进生的教育:①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③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灯”,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④针对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⑤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21、简述教育功能的类型。
【答案】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额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①.按照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②.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③.按照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分为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
22、 简述思想品德的基本因素。
【答案】 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食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23、 陶行知提出“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教”。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有老师这样概括教学,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教学必须经过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潜心钻研、赴诸实践、长抓不懈,汗水之后肯定是一片新绿,“教是为了不教”“知识无需教”的理想境界一定能实现,因为学生学会了学习。

#p#副标题#e#

四、论述题
24、试述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答案】身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维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影响。这里主要讲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觉得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很自然地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因为学生常常就是让他们受委屈的“罪魁祸首”之一。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而斥责学生,学生们是能够意识到的。他们不仅不愿再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
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在这方面,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也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升华。
2.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3.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如果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集邮、写作等等,是一个好方法。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另外,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对于中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而没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教师很难在工作之外获得情感上的舒缓和心理上的安慰,因而很容易产生孤独、忧郁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
4.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所以,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5.坚持锻炼。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不过,教师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量的问题,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p#副标题#e#

25、 谈谈你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认识。
【答案】赫尔巴特作为科学教育学之父,赫然巴特的开创性贡献在于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从而使道德教育落实在学科教学的坚实基础上,也使学科教学具有了道德教育的任务,成为教育的基本原则,推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五、材料分析题
26、小学生小明转学到A学校,进校后学习成绩由中下一直往下滑,常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不高。他的父母都从商,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并不溺爱孩子,同时对学习的要求不高,只要求有进步。小明腼腆,不爱参加文体活动,很想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因为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较差,有时被欺负,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也不敢说。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哪些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从需要的关系分析小明成绩下滑的原因。
(3)请分析如何帮助他摆脱困境。
【答案】
(1)小明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而影响到自我实现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也称为社交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尊重的需要表现为自尊和受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统又包括五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小明成绩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较差;另一方面是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人有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而小明来到新环境,有时候别欺负,得不到其他同学的尊重;因为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小明自我实现的需要受到影响,学习动力不大,成绩下滑。
(3)第一,对于小明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了解小明内心存在的困惑,加以引导;
第二,创造机会让小明融入集体,和谐其与班上同学的人际关系,让小明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
第三,鼓励小明积极参加班上活动,也引导班上的同学多关心和尊重小明;
第四,协同小明家长,对小明有适当的学习要求,激发小明学习动机,老师也在学习上多指导小明。
回顶部
教师资格考试网
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考试网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预测

1.为什么说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是在受经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较系统、全面和深刻。

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教育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些外部因素:教育自身的状况;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依赖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依赖于社会发展的状况,包括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和民族心态以及公民整体素质等。

2.影响学制建立的依据?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学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在阶级社会,学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3)本国民族历史文化传统。 

(4)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确定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时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5)本国学制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建立新学制时,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也不能忽视吸收其他国家学制改革的有益经验。

3.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全人发展”理念。

“全人发展”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大众化和个性化,即教育机会均等,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具体表现在:1)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2)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4)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4. 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生活、自己和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5. 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的自觉自愿的学习,学习的“自主性”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基本特征。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3)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意愿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获得创新实践能力与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6. 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教育理念。

(1)发展性课程评价是针对我国现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

(2)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

3)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等

4)评价主体的互动化,建立师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5)评价过程动态化。

(3)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一、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二、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三、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四、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

(4)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四个环节:一、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二、设计评价工具。三、搜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的数据和证据。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7.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8.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第一,通过国家权力机构对教育实现控制或管理。第二,利用经济力量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第三,以思想和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力。

(5)政治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政治决定着教育性质和目的,进而也决定着教育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选择。

9.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师德为先”。

    师德为先具体表现在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0.简述教育实验报告的一般结构。

(1)题目  实验报告的标题常常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要简练具体,使研究问题一目了然。

(2)前言  也称引言、导论、绪论,是研究报告的正文开头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表明研究的目的、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考察,说明选题的依据、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3)方法  该部分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4)结果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要求简要的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5)讨论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评价。
11.注意的品质与影响因素

品质:广度、转移、分配和稳定性。
广度的影响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
(2)个体的知识经验
转移的影响因素:(1)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
(2)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
(3)明确的信号提示
(4)个人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稳定性的影响因:(1)注意对象的特点
(2)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3)个人的主观状态
12.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数量和位置  (2)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即学习材料、学习程度、记忆任务、方法、时间、态度(口诀:端正态度,用好的方法,在对的时间,根据材料,完成一定程度的记忆任务)
13.记忆能力的培养方法

(1)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动机
(2)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理解
(3) 深度精细加工,促进知识理解   加工
(4) 组块化策略+多重编码   加工
(5) 合理使用记忆术     记忆术
(6)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复习
(7) 拓展练习机会,提供时间机会    应用
14.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

(1) 成熟
(2) 练习和经验
(3) 社会性经验
(4)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15.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1)人作为主体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事物
(2)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以及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并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向,自觉地、有目的地开展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活动。
(3)能否正确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
16.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特点

 (1)为了得到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
 (2)为了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
 (3)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
 (4)为了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17.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1)学生自己要有积极的态度
 (2)利用学科特点优势
 (3)创设问题情境
 (4)改进教学方法
 (5)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
18.小学儿童学习态度的特点 

 (1)对老师尊敬依恋;选择性怀疑
 (2)对集体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交往;责任感
 (3)对作业自觉负责
 (4)对评分认识到评分的意义
19.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在教育中的应用
      1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需求
      3 自由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体精神
      4 重视人文社科的设置
      5 提倡情感性的师生关系
2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观  
    主动建构性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着,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社会会互动性 学习是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是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的,学习共同体彼此之间沟通交流分享共同完成一定的社会任务
    情景性 知识是不能脱离活动情景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
  
(2)教学观 
   探究学习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与所探究的问题有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支架学习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
   情景教学 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情景教学。知识,学习与情景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学生应该在真实的情景中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 以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取向,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21.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

1)认知驱力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存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3)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
22.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学习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2)替代性经验;
(3)言语劝说;
(4)情绪唤醒。
23.学习动机的培养

1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志向
2利用原有动机迁移,产生新的学习需要
3帮助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
4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5向学生提供榜样
6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4.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妥善进行惩罚、维护内部动机
3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
4设置课堂环境、搞好竞争合作
5进行归因训练、促进继续努力
6利用反馈信息、给与适当评定
7进行成就训练、提高自我效能
2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目标+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组成的共同活动
2.机构+领导——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纪律+制度——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舆论导向——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舆论导向
5.个性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26.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1.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班干部
3.建立正常的班级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7.班级管理的方法 

1.常规管理——做好班级常规管理
2.及时引导+制止——对于学生不正确、不文明的言行要及时引导和制止
3.典型+平等——树立典型,平等对待学生
4.差异性,鼓励——因材施教,以鼓励为主
5.自身素质——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
28.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处理原则和方法   

解决策略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地位
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处理原则
1.教育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2.因材施教:照顾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
3.客观性:避免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随意处理问题
4.启发性:注意启发学生改正错误的自觉性
5.有效性:用育人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学生,一分为二的看待事情
6.一致性:学校、家庭、社会力求步调一致,相互配合
7.可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人,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
8.冷处理:冷静、公平、宽容
处理方法
1.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2.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
3.积极疏导,抓住教育的契机
4.掌握分寸,谨慎行事
5.即兴发挥,机敏幽默
29.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 
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

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 
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 
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
5.直接提问;
6.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

第9期:学霸连续拿下小学、中学考试经验
《分享时刻》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推出的全新专题,每期为大家精选一篇已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享文章,从过来人的角度帮助大家更加积极、有效的备考,期待你的关注!
关于教师备考的感慨
  随着4月19日教师资格证笔试成绩查询渠道的开通,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我更是从19号凌晨便开始盯着成绩查询系统。凌晨12点多,网速很慢,始终查询不出来。刷新了几次仍然是只有自己小学资格证的成绩。甚至我都在怀疑自己成绩是不是不合格,所以没有显示。由于网速实在不好,我就怀着不安的心情睡了。早上六点多一醒来,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就开始查成绩。结果真的令自己很高兴。我报考的是高中语文。综合素质和知识与能力都是89分,语文学科知识是82分。这个成绩我已经很满意了。因为这次的考试我其实准备还不是很充足的。
  报名的时候是在寒假放假的时候。以为自己在寒假在家可以很好的复习,结果三本书怎么拿回家的就怎么拿回学校了。只有综合素质做了大概四五套真题的样子。寒假开学一周以后就是笔试时间,时间真的相当的紧张。回想起那一周时间自己真的过得是十分的充实而又劳累。
  那一周我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都是在复习教师资格证。偶尔的课还会逃课不上自己去图书馆复习。中午不回宿舍睡觉,学习累了就在教室趴一会,醒了接着学;晚上每次都是临近熄灯锁门的时候才回宿舍。每天就是做题、看书、修改错题、背诵知识点……紧张的一周自己真的比高三冲刺高考的时候还要紧张。也许是小学教师资格证准备比较好,所以还有很多知识都还记得。当时,我的小学资格证笔试成绩是97分和88分。相对来说,同样的时间比其他人还是具有了一点点优势。
  说起准备教师资格证,我的经验就是认真的看书,关键的知识点一定要记忆。比如最基本的教师观、学生观、德育原则等等这样的。如果你是师范专业的当然就是会简单许多,因为许多的知识在我们专业课都有接触到的。比如教育学基础、教育史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等等。可是如果你当时就学艺不精的话你就要好好准备了。小学的话一个月左右应该会准备的差不多。高中的话我认为如果想考好仅仅一个月是不够的。当然我就准备了一周时间不足也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来弥补的,还有就是因为我对于老师的这个职业的相当高的自我期待,另外就是考小学教师时候的积累。所以说如果相当老师仅仅是靠临时投机是远远不够的。
  那段时间真的很累,但是再累也要坚持。为了自己之前积蓄已久的梦想,为了自己以后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我们家族有着所谓的书香世家的传统,爷爷、两个姑姑、叔叔都是从事教育工作。而我也是从小就十分向往老师的这个崇高的职业。小学时就开始替老师往黑板上抄写例题,小学一直到初中一直担任学习委员的职务,在学习方面一直都是严格要求自己。高中担任过语文、英语课代表,帮助老师组织各科的学习考核和趣味活动。上了大学之后希望多读书来充实自己,补充自己小时候没有条件读书不多的短板;并且我也是十分享受在书中找寻自己的安宁与书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交流。我也是一个文字爱好者,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征文活动,曾荣获学校组织的世界读书日征文比赛一等奖、院级征文比赛二等奖等。大三了马上就是面临实习,有相关的见习活动我总是积极认真对待。不断阅读本专业的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相关的教材分析、教学法、学习法的书籍。而且我也利用课下时间做兼职家教补习,有一对一,也有小班教学,这当然也为我的面试做了很好的基础和铺垫。
  总之,教师绝对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必须是具有强烈的向往与坚实的基本功做基础的。我的教师梦就要实现了。你呢?
 
版权申明:本文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用户投稿,禁止其他机构转载。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语文生字词的几种方法
    教师考试语文十分钟的试讲过程中第一个课时往往都会涉及到生字词的教学。而很多时候考生在呈现生字词的时候往往形式单一或者过于普通没有什么特点以及特色,不能够那么出彩,那么在单词教学中如何才能有出彩之处呢,老师就针对生字词呈现的方式来进行探讨。
一、传统的呈现方式
传统的呈现方式即第一步:请学生们先读一遍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第二步:请学生们齐读生字词,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学生有读错的地方。第三步:对个别生字词进行讲解。这种方式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生字词呈现的方式,那么在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你呈现的生字词必须是课文所要求学习和掌握的特别是你重点讲解学生出错的地方需要是难字易错字常常混淆的字无论是读音易错或者是写法易错均可。
二、开火车式
开火车的形式呈现单词是一种比较常用语文课堂的单词呈现方式。第一步:老师呈现生字词。第二步:请学生们按照小组的形式一个接着一个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设置小火车有一节跑歪了(即读错了)这个跑歪的字正好是重点字词。第三步:老师可以进行重点讲解并请学生再读一次,可以是原来读错的同学读或者是全部读都可以。这种方式,优点是让学生逐一去说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在使用的时候巧妙的设计出错环节会更加精彩。
三、比赛竞赛式
比赛的呈现形式第一步:呈现生字词。第二步:分小组进行比读,在读的时候需要宣布好规则,让学生明白读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设置组与组之间有的比较优秀,有的出现了一些小错误,比如念错生字。第三步:进行评价,并对出错的字词进行讲解。评价的时候可以是学生评也可以是老师评。这种竞赛的形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较为能够活跃课堂的形式。
四、大小声式
这个是借鉴英语中学习单词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第一步:呈现单词。第二步:与学生说明读的形式,老师先读一个,如果老师读大声,那么下一个生字的时候学生就要小声,如果老师小声,学生就必须大声。同样也是可以分组进行比赛。第三步:对个别生字词进行讲解,设置学生出错环节或者这里更巧妙的就是设置老师出错环节,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参与到了读单词的活动的,教师出错学生指正,能够更有效果。
五、我做你猜式
对一些个别的生字词老师可以采用动作演示或者谜语的方式呈现,比如学习“晶”字的时候可以提问,三个太阳是什么字?这样的形式来学习个别的单词也是一种创新,但是这种方式有它的局限性,并不是每一个字都可以用谜语的方式来呈现,而且我们在10分钟的教学中也是需要把握时间,所以这样的方式只对个别生字词有效。
生字词呈现的方式不仅仅是以上的几种,还有其他比如动画场景呈现或者画画的方式等等,但是以上的几种单词呈现的方式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几种,可以很好地在10分钟的教学中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梳理也希望对考生起到一定的帮助。
小学《综合素质》考点20:网络信息交流能力
(一)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
网络信息交流与面对面交流有很大区别,主要有以下特点:
1.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樊篱被打破。
2.主动与被动、单向与多向交流的统一。
3.时空界限不复存在。
(二)网络信息交流方式
(1)电子邮件:和传统邮政和电话通讯方式一样,但是通过网络传递邮件具有即时性,不需要邮递人员传递,不需要漫长的邮递时间。
(2)BBS:电子公告系统,是一种许多人参与的网络论坛系统,在其中可以进行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讨论。
(3)腾讯QQ、MSN、ICQ: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即时发送和接受信息,进行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打破了人们之间进行即时信息交流的空间限制。
(4)Blog:可以记录下个人的经历、感受、认识等,可以让人们分享相关的信息。
(5)微博: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平台,它以简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信息分享,速度更快、更便捷。
(三)小学教师在网络信息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
1.确保网络信息交流的真实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需要交流者加以识别。
2.确保网络信息交流的规范性
由于虚拟环境减小了规范的压力,所以要注意缺乏道德自律能力者产生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小学《综合素质》考点19: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一)注意
鉴赏艺术作品,显然离不开“注意”的心理功能。艺术鉴赏的最初阶段,就需要鉴赏主体的整个心理机制进入到一种特殊的审美注意或审美期待状态,从日常生活的意识状态进入到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之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
(二)感知
艺术鉴赏心理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包含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三)联想
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
(四)想象
艺术创作不能离开想象,艺术鉴赏离开了想象也同样无法进行。想象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两种类型。艺术鉴赏活动以再造想象为主,同时也包含有一定的创造想象。
(五)情感
艺术鉴赏中,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强烈的情感体验,正是审美活动区别于科学活动与道德意识活动的人为显著的特点。
(六)理解
艺术鉴赏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广泛渗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中,构成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因此,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不同于通常的逻辑思维,而是往往表现为一种似乎是不经思索直接达到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艺术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对于艺术作品内容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
其次,对于艺术作品形式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
最后,对于每一部艺术作品内在意蕴和深刻哲理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解因素。
回顶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