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单选习题(3)-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网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单选习题(3)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B】。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3、“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B】。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D】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B】,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答案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
  A、尊老爱幼
  B、竞争与协作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答案解析】: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7、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是【A】
  A、社会公德
  B、家庭道德
  C、职业道德
  D、法律规定
  【答案解析】: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用于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最起码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8、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C】
  A、自由主义教师资格证
  B、平均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答案解析】: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9、从【C】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A、表现手法
  B、表现主题
  C、表现形式
  D、写作重点
  【答案解析】:从表现形式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10、【D】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A、真实性
  B、时限性
  C、实用性
  D、程式性
  【答案解析】:程式性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回顶部
教师资格考试网
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考试网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单选习题(6)
    1、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C】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答案解析】: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还有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C】
  A、存在正相关
  B、关系不明显
  C、存在负相关
  D、有利有弊
  【答案解析】:尽管教师的表扬次数与学生的成绩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但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扬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
  3、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C】
  A、系统性
  B、结构性
  C、预见性
  D、实效性
  4、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做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B】
  A、教育手段
  B、教育机智
  C、教育反响
  D、教育灵感
  5、教师的【B】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
  B、威信
  C、角色
  D、社会地位
  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A】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A、全社会
  B、学校
  C、家庭
  D、教师
  【答案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A】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重
  D、开除学籍
  【答案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答案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D】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指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身体、心理和精神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所谓“面向全体”就是应当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教育,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和整体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
  10、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C】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1、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C】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答案解析】: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还有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C】
  A、存在正相关
  B、关系不明显
  C、存在负相关
  D、有利有弊
  【答案解析】:尽管教师的表扬次数与学生的成绩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但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扬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
  3、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C】
  A、系统性
  B、结构性
  C、预见性
  D、实效性
  4、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做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B】
  A、教育手段
  B、教育机智
  C、教育反响
  D、教育灵感
  5、教师的【B】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
  B、威信
  C、角色
  D、社会地位
  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A】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A、全社会
  B、学校
  C、家庭
  D、教师
  【答案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A】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重
  D、开除学籍
  【答案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答案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D】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指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身体、心理和精神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所谓“面向全体”就是应当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教育,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和整体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
  10、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C】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答案解析】: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200年6月7日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模考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一般说来,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形态阶段的是(  )
 
A.洛克的《教育漫话》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大的《教学与发展》
 
2.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B.目标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3.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寅学制
 
4.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称为(  )
 
A.认知方式
 
B.认知过程
 
C.认知风格
 
D.学习策略
 
5.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  )
 
A.线性关系
 
B.倒U型关系
 
C.反比关系
 
D.正比关系
 
6.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称为(  )
 
A.程序教学
 
B.发现学习
 
C.指导教学
 
D.掌握学习
 
8.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
 
A.榜样学习
 
B.理论学习
 
C.社会实践
 
D.职业实践
 
9.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  )
 
A.终身性
 
B.习惯性
 
C.多变性
 
D.稳定性
 
10.《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11.对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特别保护是(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2.课堂教学的主导语言是(  )
 
A.独自语言
 
B.朗读语言
 
C.对话语言
 
D.书面语言
 
13.调查问卷和考试试卷的区别主要是(  )
 
A.问题的形式不同
 
B.答题的方法不同
 
C.监考宽严的不同
 
D.答卷处理的方式不同
 
14.人一生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受激励的程度,在所有激励中真正有效的是(  )
 
A.教师激励
 
B.目标激励
 
C.环境激励
 
D.自我激励
 
15.让纪律性较差的学生担当某种临时负责人对其进行转化,这是利用(  )
 
A.期望效应
 
B.角色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16.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以讲授为主
 
B.教师从头讲到尾
 
C.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D.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
 
17.在中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
 
C.实习法
 
D.讨论法
 
18.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
 
A.愉快教学法
 
B.成功教学法
 
C.尝试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
 
19.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目标
 
D.教学环境
 
20.采用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这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作用表现在 (  )
 
A.导向
 
B.辅助
 
C.评价
 
D.激励
 
E.督导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
 
A.对象具有观念性
 
B.执行具有内潜性
 
C.内容具有复杂性
 
D.方式具有多样性
 
E.结构具有简缩性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有(  )
 
A.功能的多样性
 
B.要求的多重性
 
C.影响的广泛性
 
D.行为的典范性
 
E.对象的灵活性
 
4.无权解释包括(  )
 
A.学术解释
 
B.行政解释
 
C.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
 
E.个人解释
 
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是(  )
 
A.讲授的技能
 
B.检查学习效果的技能
 
C.体态表达的技能
 
D.研究学生的技能
 
E.课堂观察的技能
 
6.教学进度计划中每章节的教学时间应该包括()
 
A.讲课时间
 
B.实验时间
 
C.作业时间
 
D.复习检测时间
 
E.预习时间
 
7.当今社会比以往任何社会都更加强调发展人的(  )
 
A.组织性
 
B.主体性
 
C.独立性
 
D.创造性
 
E.稳定性
 
8.班级常规管理需建立反馈系统,采取的反馈方式有(  )
 
A.个别讨论反馈
 
B.班干部反馈
 
C.班集体反馈
 
D.家长反馈
 
E.各任课教师反馈
 
9.下列方法中,体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特点的方法主要有()
 
A.讲授法
 
B.问答法
 
C.参观法
 
D.发现法
 
E.问题解决法
 
10.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有(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资料研究法
 
E.经验总结法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亚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
 
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心理活动。(  )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实行“先就业,后培训”的新型制度。(  )
 
4.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柯尔伯格创立的。(  )
 
5.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一般教育学原理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
 
6.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  )
 
7.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
 
8.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和要求。(  )
 
9.为人师表首先是言传,其次才是身教。(  )
 
10.在教育活动中要有法依法,无法依政策。(  )
 
11.权利和义务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  )
 
12.实物和标本是最真实的教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用实物和标本进行演示,达成直观的效果要优于教具。(  )
 
13.良好的教学技能只有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形成。(  )
 
14.中学团小组的成立,要经上级团组织批准。(  )
 
15.德育应充分地让学生认识社会的真善美而尽量回避假恶丑。(  )
 
16.只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
 
17.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之后,不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
 
18.发现法就是让学生寻找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
 
19.尝试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尝试练习。(  )
 
20.按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方法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2.怎样理解和贯彻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
 
3.怎样合理地进行复习?
 
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5.什么是体态语言?它有什么特点?
 
6.德育手段创新应从哪些方面人手?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l6分)
 
1.小王在大学学习期间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任教于某市一重点中学。刚上班,他总觉得自己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方法先进,吃老本足够了,备不备课都无所谓前两学年还勉强适应教学要求,可是后来发现给学生传授知识时越来越吃力了,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于是整天苦闷彷徨,垂头丧气。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王的想法和做法进行分析。
 
2.王海现在是某县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因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次跳级,比一般学生提前两年毕业,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今年初,其父母因意外交通事故被撞成重伤,需要在家长期休养。其弟尚年幼,无人照顾,责任田也无人耕种,且家中经济比较拮据。因此,父母做出决定.暂不让王海继续上高中,让他留在家中照顾父母和弟弟.并耕种责任田。等家境好转后,再继续上学。学校见其成绩优异,执意不肯让其弃学回家。对其父母声称:王海虽拿到初中毕业证,但只接受了7年义务教育,未达到国家法定的9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如果让其中断学习.就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学校担不起这个责任。因此,学校要求其父母克服暂时困难,继续让王海上学。
 
请问: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
 
1.试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论述布鲁巴奇的反思性教学。一、单项选择题(20 × 1分)
 
1.C 2.A 3.B 4.B 5.B 6.D 7.C 8.D 9.B10.D 11.D 12.A 13.D 14.D 15.B 16.D
 
17.B18.C19.C20.A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
 
1.ACD 2.ABE 3.ABCD 4.ACE 5.AC 6.ABD 7.BCD 8.ABCD 9.BCD 10.ABCDE
 
三、判断题(20×1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 17.×18.×19.√ 20.×
 
四、简答题(6×6分)
 
1.【答案要点】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阶段有:(1)引起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运用知识。
 
2.【答案要点】(1)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2)贯彻要求: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3.【答案要点】合理地进行复习就是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法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4.【答案要点】(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知。
 
5.【答案要点】体态语言是指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而言,体态语言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和四肢所表达的意义;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体态语言只包括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其特点是:辅助性、习惯性、真实性、可塑性。
 
6.【答案要点】(1)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2)开放德育的边界。(3)强化德育的活动性和实践性。(4)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改善德育工作效果。(5)学科融入品德教育。
 
五、案例分析题(2×8分)
 
1.【答案要点】(1)小王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2)小王违背了爱岗敬业和严谨治学这两个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3)教育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需要教师爱岗敬业。
 
2.【答案要点】根据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王海因成绩优异,提前取得初中毕业证,达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水平,应当视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王海因家庭原因暂时退学应属正当。学校做法是错误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为有特殊天赋的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当地政府和学校应采取适当措施解决王海的家庭困难,使其重返学校学习。
 
六、论述题(2×13+12分)
 
1.【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研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2.【答案要点】(I)创设有利于创造性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3.【答案要点】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布鲁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
 
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3)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现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所共享。(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模考卷八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中国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2.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班主任工作
 
B.团队活动
 
C.学科教学
 
D.课外校外活动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4.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  )
 
A.场独立
 
B.自主性
 
C.场依存
 
D.沉思型
 
5.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  )
 
A.自主型
 
B.场独立
 
C.场依存
 
D.沉思型
 
6.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
 
A.认知策略
 
B.情感管理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策略是      (  )
 
A.程序教学
 
B.合作教学
 
C.指导教学
 
D.掌握教学
 
8.教师义务的实质是教师的职责          (  )
 
A.在行为上的体现
 
B.在意志上的体现
 
C.在信念上的体现
 
D.在意识上的体现
 
9.社会主义的师德灵魂是    (  )
 
A.爱岗敬业
 
B.热爱学生
 
C.严谨治学
 
D.锐意创新
 
10.《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予    (  )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11.教师申诉制度建立的直接法律依据是        (  )
 
A.《宪法》
 
B.《教育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12.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    (  )
 
A.讲解操作的要领
 
B.讲解相关的书本知识
 
C.指导学生观察
 
D.激发学生的兴趣
 
13.下列各组上课技能属于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为传授知识服务的技能的一组是    (  )
 
A.导入的技能、演示的技能、结束的技能
 
B.组织教学的技能、强化的技能、板书的技能
 
C.导人的技能、强化的技能、变化的技能
 
D.演示的技能、结束的技能、板书的技能
 
14.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
 
A.过多的奖励会使学生产生对奖励的依赖心理
 
B.不必要的奖励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C.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
 
D.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对立
 
15.衡量一个班级是不是一个良好的集体,关键要看    (  )
 
A.有没有浓厚的学习气氛
 
B.班干部队伍是否建立起来
 
C.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D.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否团结合作
 
16.下面关于教学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教学方法就是教法
 
B.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
 
C.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D.教学方法就是学法
 
17.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是    (  )
 
A.讲授法
 
B.实验法
 
C.讨论法
 
D.参观法
 
18.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  )
 
A.愉快教学法
 
B.尝试教学法
 
C.情境教学法
 
D.成功教学法
 
19.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教学评价方法叫    (  )    A.测验法
 
B.专题作业法
 
C.档案袋评价法
 
D.实验法
 
20.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    (  )
 
A.研究方案的设计
 
B.研究课题的选择
 
C.研究方案的实施
 
D.论文和报告的撰写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  )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现场教学
 
E.复式教学
 
2.在学业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努力属于              (  )
 
A.稳定性因素
 
B.不稳定因素
 
C.内在因素
 
D.外在因素
 
E.可控因素
 
3.热爱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有      (  )
 
A.关心爱护学生
 
B.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搞好师生关系
 
C.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
 
D.尽量不讽刺挖苦学生
 
E.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辅导
 
4.义务性规则的表述词是    (  )
 
A.有权
 
B.不得
 
C.应当
 
D.可以
 
E.必须
 
5.课堂教学演示技能由以下互相紧密联系的几部分构成    (  )
 
A.准备教具的技能
 
B.演示操作的技能
 
C.指导观察的技能
 
D.启发思维的技能
 
E.理论概况的技能
 
6.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较合适的做法有    (  )
 
A.用眼神提醒学生
 
B.用语调变化提醒学生
 
C.边讲课边走到学生旁边并稍作停留
 
D.敲击讲台提醒学生
 
E.暂停讲课,提问违纪学生的同桌
 
7.现代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德育管理
 
B.学习指导
 
C.常规管理
 
D.常能训练
 
E.环境管理
 
8.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中学共青团工作中的激励应特别重视    (  )
 
A.目标激励
 
B.任务激励
 
C.环境激励
 
D.榜样激励
 
E.强化激励
 
9.在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  )
 
A.讲读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谈话法
 
E.阅读指导法
 
10.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  )
 
A.练习
 
B.演示法
 
C.参观法
 
D.实习法
 
E.实验法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    (  )
 
2.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  )
 
3.教学大纲就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做出统一要求的重要文件。  (  )
 
4.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  )
 
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  )
 
6.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  )  7.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焦虑症。    (  )
 
8.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  )
 
9.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为教师享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  )
 
10.我国的教育法规必须经全国人大通过才有效。    (  )
 
11.狭义的教育司法,是指教育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处理教育违法案件或裁决教育纠纷的专门活动。    (  )
 
12.教学目标表述的可操作性是要指出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    (  )
 
13.人们的苦笑、冷笑是由于缺乏内心体验而造成的。    (  )
 
14.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班主任要贯彻“多关心、少评价”的行动原理。    (  )  15.班主任必须适应学生的个性,而不能让学生适合自己的个性。    (  )
 
16.教学效果是评价选用教学方法好坏的唯一标准。    (  )
 
17.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
 
18.先行组织者是呈现给学生的一个引导性或背景性知识材料。    (  )
 
19.诊断性评价只局限于在学科教学开始的时候进行。    (  )
 
20.按照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方法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中小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2.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3.什么是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特征?
 
4.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5.简述教学技能训练的一般程序。
 
6.中学共青团的活动如何更有效地配合教学工作?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高中班主任张某脾气较为暴躁,对学生经常采取罚款、不允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方式来惩罚犯错的学生,学生和家长对此意见很大,但是小张却不以为然。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如何看待张某的做法,试做分析。
 
2.某乡一所初中进行危房改造,乡政府公开向学生家长集资。由于进度缓慢,乡政府便向学校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缴了集资款的家庭,其子女可以在学校正常上课,否则要让学生停课回家催家长缴款。结果,该校50多人的教学班只剩下10多名学生,教师无法正常上课,只好停课一周。
 
请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一事件。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
 
1.试用“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简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2.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人们赞美教师职业,对常形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梯”,教师是“红烛”。
 
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你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 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现代观念。一、单项选择题(20×1分)
 
1.C 2.C 3.D 4.A 5.B 6.A 7.C 8.A 9.A 10.A 11.C 12.C 13。C 14.D 15.C 16.C
 
17。A18.B19.C20.B
 
二、多项选择题(10 X2分)
 
1.ABE 2.BCE 3.ABE 4.BCE 5.ABCDE 6.ABC 7.ABC 8.ABE 9.BCD 10.BC
 
三、判断题(20×1分)
 
1.×2.× 3.×4.√5.√6.×7.×8.×9.×10.× 11.×12.√13.×14.√15.×
 
16.×17.√18.√19.×20.√
 
四、简答题(6×6分)
 
1.【答案要点】中小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是: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答案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答案要点】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到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4.【答案要点】(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止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5.【答案要点】(1)讲解。(2)示范。(3)设计与练习。(4)表演。(5)评价。
 
6.【答案要点】(1)帮助同学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2)要教育团员在学习中奋勇拼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3)经常沟通教与学的情况,一方面及时向老师反应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和转达教学意图,主动配合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爨。(4)要配合教学开展多种活动。
 
五、案例分析题(2×8分)
 
1,【答案要点】(1)张老师的做法违反了依法执教这一职业道德基本规范。(2)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3)结合实际略作分析即可。
 
2.【答案要点】(1)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不应摊派集资。(2)乡政府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义务教育法。(3)不缴集资款就停止学生上学,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也是违法的。(4)教师因为学生少,而停止其他学生的课,侵犯了这些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样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六、论述题(2×13+12分)
 
1.【答案要点】(1)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2)形式教育论是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训练学生的官能和思维形式,忽视知识的传授,为了发展智力而进行单纯的训练。实质教育论者是只向学生传授与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面忽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训练,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2.【答案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只答要点,没有论述扣5分。)
 
3.【答案要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现代教学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师观和创新观。(详述略)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模考卷十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  )
 
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的发展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
 
C.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发展D.二者发展互不相关
 
2.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的基本要求的文件是(  )
 
A.教学大纲
 
B.教学计划
 
C.课程
 
D.教捞
 
3.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布卢姆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4.波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ll~l5岁属于(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  )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认知内驱力
 
D.学习期待
 
6.通过列提纲或利用图形整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是()
 
A.程序教学
 
B.情境教学
 
C.指导教学
 
D.计算机辅助教学
 
8.教师职业劳动过程中具有(  )
 
A.历史继承性
 
B.时代同步性
 
C.艺术创造性
 
D.未来发展性
 
9.桑代克的试误论提出的三条著名规律不包括(  )
 
A.效果律
 
B.实践律
 
C.练习
 
D.准备律
 
10.《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1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  )
 
A.企业法人
 
B.机关法人
 
C.社会团体法人
 
D.事业单位法人
 
12.教学技能属于(  )
 
A.交际技能
 
B.操作技能
 
C.心智技能
 
D.言语技能
 
13.把提问划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的依据是(  )
 
A.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B.提问的一般形式
 
C.学生的能力高低
 
D.教学目标层次
 
14.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  )
 
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
 
15.对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  )
 
A.心事倾诉
 
B.谈话沟通
 
C.认知调整
 
D.情绪疏导
 
16.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  )
 
A.自动教学机器
 
B.程序教学机器
 
C.电影和电视
 
D.计算机辅助教学
 
17.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重点环节是(  )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18.情境教学法的首创者是(  )
 
A.刘京海
 
B.李吉林
 
C.邱学华
 
D.倪谷音
 
19.暗示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
 
A.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0.当前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  )
 
A.选拔适合于教的学生
 
B.培养拔尖人才
 
C.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D.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E.社会活动
 
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  )
 
A.家庭教养方式
 
B.社会风气
 
C.同伴群体
 
D.态度定势
 
E.道德认知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有(  )
 
A.不耻下问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献身教育
 
E.钻研业务
 
4.教育政策特点有(  )
 
A.政治性
 
B.可行性
 
C.原则性
 
D.权威性
 
E.战略性
 
5.从教师本身的行为来讲,变化技能的运用主要有(  )
 
A.教学媒体的变化
 
B.教态的变化
 
C.教学语言的变化
 
D.课堂气氛的变化
 
E.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
 
6.属予口语表达修饰要素的有(  )
 
A.语音
 
B.语速
 
C.声调
 
D.节奏
 
E.词汇
 
7.在初中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的青春期教育内容有(  )
 
A.生殖器官的性知识教育
 
B.心理卫生教育
 
C.正确的恋爱观的教育
 
D.人的发育知识的教育
 
E.性病的知识教育
 
8.品行性问题行为的特点有(  )
 
A.外显性
 
B.内隐性
 
C.直接指向性
 
D.破坏性
 
E.叛逆性
 
9.在中学语文、外语、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
 
A.阅读法
 
B.讲演法
 
C.讲述法
 
D.实验法
 
E.演示法
 
10.新授课不可缺少的因素是(  )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材料
 
D.巩固新教材
 
E.布置课外作业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社会主义教育有着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是一致的。(  )
 
2.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了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
 
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
 
6.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
 
7.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标准和道德品质三个主要成分。(  )
 
8.教师的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感受到或意识到自己教育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
 
9.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为教师享有管理学生的权力。()
 
10.后定法法律效力优于前定法的法律效力。(  )
 
11.初级中学教师资格是由市级(地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  )
 
12.作业分析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技能。(  )
 
13.在当前,多媒体的显示功能非常强大,因而板书技能应当属于被淘汰之列。(  )
 
14.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教师主体”。(  )
 
15.马卡连科提倡的平行管理,就是指通过对个体的管理去影响集体。(  )
 
16.传授新知识的问答法是以学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为前提条件的。(  )
 
17.讲授法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讲话的多少。(  )
 
18.尝试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尝试练习。(  )
 
19.成功教学法的核心是形成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机制。(  )
 
20.按评价的方式,教学评价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是什么?
 
2.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3.简述遗忘的进程。
 
4.高创造者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5.教学技能训练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6.惩罚的负效应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l6分)
 
1.小张毕业后分配到一所中专工作,工作期间常常利用上班时间联系生意。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一直不安心工作,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搞好班级工作提高学生素质上,而是想方设法利用学生家长为其生意提供便利。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张的做法进行分析。
 
2.小李毕业后在一所高校工作.在学生、同事和领导面前表现得大方、开朗,而且教学工作也不错。然而他的宿舍却脏乱不堪,还经常聚众在宿舍内喝酒、打牌直到深夜,影响他人休息。他自己认为,“又不是上班时间,又没有学生看见,潇洒一下又何妨?”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角度对小李的认识和做法进行分析。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组12分,共38分)
 
1.试述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试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3.怎样理解“教有法商无定法”?一、单项选择题(20×1分)
 
1.C 2.A 3.D 4.D 5.B 6.C 7.C 8.C 9.B10.A11.D 12.B 13.D 14.A 15.B 16.D
 
17.C 18.B 19.A 20.D
 
二、多顼选择题(10×2分)
 
1.CD 2.ABC 3.BCD4.ABCD 5.BCE 6.BCD 7.ABCD 8.ACDE 9.ACE 10.ABCDE
 
三、判断题(20×1分)
 
1.×2.√ 3.× 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
 
四、简答题(6×6分)
 
1.【答案要点】(1)具有先进的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2.【答案要点】(1)发展性或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主体性或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3)完整性或学生的身心必须得到全面的发展。(4)个性化或差异性或学生具有个人不同兴趣、爱好、追求、品格的人。
 
3.【答案要点】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的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也可以说,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4.【答案要点】(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5.【答案要点】(1)观察法;(2)书面作业法;(3)对镜练习法;(4)录音训练法;(5)角色扮演法;(6)模拟教学;(7)介入教学;(8)教育教学实习;(9)微格教学。
 
6.【答案要点】(1)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退缩、逃避及说谎行为的发生。(2)过多的惩罚还会使学生把避免惩罚作为行为目的,为逃避惩罚而养成虚伪的不良性格。(3)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4)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5)不恰当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压抑心理,从而妨碍智力及创作力的健康发展。
 
五、案例分题(2 ×8分)
 
1.【答案要点】(1)同行相尊,取长补短。(2)主动交往、相互勉励。(3)友好合作,公平竞争。
 
2.【答案要点】(1)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老师职业形象。(2)有助于树立教师威信。(3)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论述题(2×13+12分)
 
1.【答案要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所以教育时应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故工作中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以是发展的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所以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所以要因材施教。
 
2.【答案要点】(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答案要点】“教必有法”,即教学一定要讲究方法。“教无定法”,即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综合素质》模考卷七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  )
 
A.孔子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2.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
 
A.社会、知识、教育制度
 
B.政治、经济、生产力水平
 
C.社会、知识、儿童
 
D.社会、生产力、教育制度
 
3.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4.青年初期的年龄阶段指的是(  )
 
A.6、7~11、12岁
 
B.11、l2~14、15岁
 
C.14、15~17、18岁
 
D.17、l8~25岁
 
5.“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
 
A.人格
 
B.认知方式
 
C.学习方式
 
D.学习策略
 
6.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  )
 
A.同化性迁移
 
B.重组性迁移
 
C.顺应迁移
 
D.逆向迁移
 
7.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8.不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  )
 
A.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B.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
 
C.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D.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9.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  )
 
A.班级升学率
 
B.教师讲课水平
 
C.教师科研水平
 
D.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10.教育行政复议的受理主体是(  )
 
A.监察部门
 
B.权力部门
 
C.司法机关
 
D.教育主管部门
 
11.负责初中教师资格认定的教育行政部门是(  )
 
A.乡级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12.一份试卷中包含的试题数量应该是(  )
 
A.不少于5种
 
B.4至5种
 
C.不多于4种
 
D.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而定
 
13.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欲发育时先举手,这是(  )
 
A.课堂提问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
 
B.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
 
C.与教师个人好恶有关的行为,不宜统一要求
 
D.激励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14.对倔强学生可以采取的矫治方法是(  )
 
A.认知调整
 
B.行为矫治
 
C.情绪疏导
 
D.谈话沟通
 
15.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
 
A.学生个体
 
B.学生集体
 
C.教师个体
 
D.教师集体
 
1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
 
A.教学方法
 
B.教学设计
 
C.教学媒体
 
D.教学研究
 
17.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重点环节是(  )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18.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有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是(  )
 
A.愉快教学法
 
B.情境教学法
 
C.尝试教学法
 
D.成功教学法
 
19.以被评对象的过去为基准,与现在相比较,或者以被评价对象具有的几个方面中韵一个方面为基础,其他方面与这个方面进行比较。这种评价被称之为(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个体内容差异评价
 
20.现代教学研究中最便利的文献查询途径是(  )
 
A.从互联网上查询
 
B.从有关的书籍去查询
 
C.从书报广告中去查询
 
D.从专家访谈中去查询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  )
 
A.培养专门人才
 
B.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C.培养特殊专长的职能
 
D.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
 
E.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
 
A.说服
 
B.暗示
 
C.榜样示范
 
D.群体约定
 
E.价值辨析
 
3.严谨治学的内涵主要包括(  )
 
A.树立良好的学风
 
B.刻苦钻研业务
 
C.不断学习新知识
 
D.积极探查教育教学规律
 
E.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4.教育执法包括(  )
 
A.教育行政措施
 
B.教育行政处罚
 
C.教育行政强制执行
 
D.教育行政救济
 
E.教育行政复议
 
5.试卷设计是对试卷的全局性安排,主要解决(  )
 
A.试题内容分布
 
B.试题编制的问题
 
C.试卷的拼组问题
 
D.试题类型分布
 
E.试题教学目标分布
 
6.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有(  )
 
A.教学观察技能
 
B.口语表达技能
 
C.板书技能
 
D.设计课堂教学技能
 
E.体态表达技能
 
7.下列行为中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的有 ()
 
A.不守纪律
 
B.欺侮同学
 
C.偷窃
 
D.考试作弊
 
E.说谎
 
8.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学生管理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B.加强领导、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管理功能的整合
 
C.学生必须完全接受教师的指导
 
D.学生还不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E.学校的全体员工都肩负着管理学生的责任
 
9.教学方法的具体意义体现在(  )
 
A.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
 
B.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C.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D.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
 
E.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10.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资料研究法
 
E.经验总结法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
 
2.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
 
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班级领导核心。(  )
 
4.锻炼法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
 
5.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
 
6.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但学习所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
 
7.发现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  )
 
8.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特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  )
 
9.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并不一定是每一位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必由之路。(  )
 
10.教育政策比教育法更具有时效性。(  )
 
11.所有教育法律条文都是教育法律规范。(  )
 
12.教学技能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形成的习惯性的教学行为方式。(  )
 
13.板书只能以概括的形式表达教学的主要内容或重点内容。(  )
 
14.校园建筑应具有教育性。(  )
 
15.比较评价比进步评价更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
 
16.教学方法一旦形成后,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
 
17.影响学生新的学习和后继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程度。(  )
 
18.讲授法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讲话的多少。(  )
 
19.所谓专题作业法,是以学习和掌握独立的学科知识为目的,而不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
 
20.运用测验法进行教学评价的关键是编制量表。(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3.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5.某学生的某次作业字体美观,但错误很多。请你给这位学生的作业写一则40字以内的评语。
 
6.中学做好团员发展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教师:“你(教师)不仅仅是活的知识库,不仅仅是名专家,善于把理智财富传授给年青一代,并在他们心灵中点燃求知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花你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段话。
 
2.某市中学教师王某在课堂上提出“读书是为挣大钱娶美女”的观点被媒体披露后,舆论哗然迫于舆论压力,该中学按照该市教育局的要求,报省教育厅同意,依据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对王某实施解聘。该市教育局还发通报要求所属中学不得再聘王菜当教师,王某认为教育局的处理不合法,遂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做出一审判决,王某胜诉。
 
(1)请分析法院做出上述判决的法律依据。
 
(2)学校如何采取措施规范王某的言行。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l3分,第3小题l2分,共38分)
 
1.试述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一、单项选择题(20 × 1分)
 
1.C 2.C 3.C 4.C 5.B 6.A 7.D 8.A9.D 10.B11.B12.D 13.B14.D 15.B16.A
 
17.C 18.B 19.D 20.A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
 
1.BD 2.ACDE 3.ABCDE 4.ABCD 5.ADE 6.BCE 7.BCD 8.ABE 9.ABCDE 10.ABCDE
 
三、判断题(20 ×1分)
 
1.√2.× 3.√4.×5.√6.×7.×8.√9.×10.√11.×12.×13.√14.√15.×
 
16.× 17.√18.×19.×20.√
 
四、简答题(6×6分)
 
1.【答案要点】(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2.【答案要点】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审美情趣,养成正确的世界观。(4)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3.【答案要点】(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4.【答案要点】(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感知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5.【答案要点】(1)肯定优点。(2)指出缺陷。(3)提出希望或表示信任。(4)有文采且不超过40字。
 
6.【答案要点】(1)重视团组织建设,激发团员活力。(2)充分发挥基层团委作用。(3)规范团员队伍建设。(4)加强团干部的管理。(5>做好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五、案例分析题(2×8分)
 
1.【答案要点】(1)新时代下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相象力及智力,智力包括许多方面,是多元化的,并非简单的成绩好。(2)教师是经过了长时阀的学习,积累了长时间的经验才会有自己教学的方法,每一个教师都在教学活动中展示着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个辛苦而有价值的事情,当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成才后都会有很高的荣誉感及成就感。(3)然而新时代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综合运用知识的人,而不是只会背书做题的“书呆子”,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就正体现了这一点,他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教师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个影响过程就是老师在雕塑学生的未来。
 
2.【答案要点】(1)《教师法》14条规定对于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或者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根据王某的行为,还没有达到撤销教师资格的程度。
 
(2)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其次,规范教师的言行,制定规章制度。最后,可以让学生评议教师,加强对教师的监督。
 
六、论述题(2 ×13+12分)
 
1.【答案要点】问题:(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应试教育”,分数和排名是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衡量指标,这导致了高度重视课堂教学,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班主任一直从事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二是让学生服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侵害,使学生服从教师指挥,学生必须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低,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很多中小学的班干部相对固定,使一些学生养成了“干部作风”,不能平等地对待同学,而多数学生却缺少机会,学生在社会环境及部分家长影响下,往往把班干部肴成是荣誉的象征,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
 
改革思路:(1)转变观念。(2)民主化、个性化。(3)加强制度建设。
 
2.【答案要点】(1)精选教材。(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3.【答案要点】(1)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以肯定评价为主。(2)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以动态评价为主。(3)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6)动机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以动机评价为主。(7)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以他人评价为主。

回顶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