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点预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网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点预测

●预测考点: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预测考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预测考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预测考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预测考点:教师职业道德

(1)依法执教。   (2)廉洁从教。

(3)爱岗敬业。   (4)关爱学生。

(5)教书育人。   (6)为人师表。

(7)终身学习。

 

●预测考点:教师的主要权利

(1)教育教学权。 (2)学术研究权。

(3)指导评价权。 (4)民主管理权。

(5)进修培训权。

 

●预测考点:学生的主要权利

(1)受教育权: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获得公正评价权。

(2)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3)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4)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预测考点:不同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学校】

(1)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2)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

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预测考点:学校无法律责任情形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无法律责任。

(1)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2)学生有特殊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

(3)学生自杀、自伤的;

(4)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

(1)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2)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3)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

 

●预测考点:《幼儿园工作规程》

(1)正常情况下,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 小时。

(2)教学活动的过程应注重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不应片面追求活动结果。

(3)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预测考点:逻辑思维能力

(1)假言命题

推理规则:①前推出后:(如果 A,那么B)=(A →B)=(非B →非 A)。

②后推出前:(只有A,才 B)=(B → A)=(非 A →非B)。

(2)真假话问题

直言命题常见矛盾:所有是——有些非;所有非——有些是;某个是——某个非。

复言命题常见矛盾:A 或B——非A 且非B;A 且  B——非 A  或非 B;A 推  B——A 且非B。

(3)代入排除法解朴素逻辑

方法应用:将选项代入题干进行验证,排除不满足题干条件的选项。

 

●预测考点: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秘诀】

(1)解读题干,形成思路。

(2)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3)立足材料,摘取要点。

(4)组织语言,确定答案。

 

●预测考点:写作能力

【高分秘诀】

(1)立意,决定分数12 分。文章应结合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围绕教师职业道德的塑造和重要性写作。

(2)卷面,影响分数5-8 分。在同等文字表达和内容设置前提下,字迹好要占8 分的优势;而造成识读困难的,直接定为四类文的分数。

(3)语言,影响分数 10 分。白话、套话、空话论述与运用引言、修辞方法的论说文,文章差距5-10 分。

 

预测考题精编

1. 某中学进行校园二期建设,为筹集资金,规定教师当月工资扣除500元捐做校园建设费。该项规定(    )。

A. 合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管理权        

B. 合理,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权

C. 不合理,侵犯了教师的财产权     

D. 不合理,侵犯了教师的知情权

2. 某初级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在新生入学时举行入学测试,按照成绩将学生分为重点班、非重点班,对重点班配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对于非重点班,鼓励学生积极发展兴趣特长。学校的做法(    )。

A. 正确,体现了因材施教

B. 正确,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

C. 不正确,违反了教育公正的要求

D. 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某学校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王老师就教学问题请教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赵老师,赵老师说:“你是高材生,我只是师专毕业,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以下关于赵老师的行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谦虚的优良品质       

B. 不利于新教师的成长

C. 没有做到互助合作         

D. 不利于自身的成长

4. 下列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

A.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B.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C.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D.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回顶部
教师资格考试网
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考试网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必备干货

 1.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动作技能的学习
  (5)态度的学习
  记忆口诀:颜值太动人

 

 2.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记忆口诀:认知联系逻辑心向

 3.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记忆口诀:福利可发乐理

教资笔试科目一之作文素材
  素材一:刘传健

  对应立意:

  责任、压力、临危不乱

  立意分析: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这是一种极端而罕见的险情。生死关头,刘传健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颁奖辞:

   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的越高,你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素材二:清流文化

  对应立意:

  文化自信、读书

  立意分析:

  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听写大赛》等几档节目“火”起来,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

  在一众靠帅哥美女撑起来的综艺节目中,这样的节目无疑是一股综艺界的清流。清流文化一方面彰显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是展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做节目要“清流”,做人也要“清流”。

  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

  当然,这个素材也可以用来写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想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除了旅游,还可以读书。肉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外卖小哥雷海为、河北邢台的农民白茹云,都是因为读书、读诗使自己平凡的人生添上了一抹瑰丽的色彩。

  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也要引导他们增加关于诗歌的热爱,不是一味的背,而是在理解诗歌之美的基础上让孩子们爱上诗歌。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作文素材篇
  素材一:鲁迅 

  对应立意:选择、奋斗、梦想、珍惜时间、民族精神。

  对应材料:

  在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想要医好国人肉体上的病。但是当鲁迅先生看到中国人被日寇斩首示众,一旁的国人却无动于衷时,鲁迅先生知道了比起中国人身体的疾病,其心理的疾病更加的严重。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中国人的灵魂。

  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素材二:苏轼 

  对应立意:豁达、乐观、亲情、心系百姓、有趣的灵魂

  对应素材:

  苏轼乐观,即使经历了“乌台诗案”,他的天空风雨如晦,经历了万般屈辱,人生风云变幻,被贬黄州,依然热爱生活。一次与好友相约出游,不料天降大雨,朋友们都找地方躲雨,只有他拄着拐杖淡定前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看重亲情。苏轼的心灵深处涌动着对亲人的爱,表现在诗词中,既有对兄弟间彼此珍重的手足之情,也有对妻子的缱绻恋情。苏轼的内心世界中感情丰富,他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更热爱自己的亲人。著名的《水调歌头》就是中秋之夜思念弟弟所做。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彰显了他们兄弟的手足情深。

  苏轼心系百姓。世人总说书生羸弱,难免迂腐,人称书呆子,但是苏轼却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诗文好,而且心系黎民生计,办案搞工程,全不在话下。杭州一处有名的景点也是他的政绩之一,那就是美丽的苏堤。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主观题——”三观”

  必背知识点:教育观、素质观、教师观

  1.素质教育观

  (1)从素质教育的内涵上看,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记忆口诀】两个全是新的
  【口诀解读】两个(个性)全(全体、全面)是(实践)新(创新)的

  (2)从教学的方法上看,素质教育强调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3)从学生的评价上看,素质教育强调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学生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应信任学生,宽容的对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成人间存在巨大差异。我们应做到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和权利。

  【记忆口诀】一发两独
  【口诀解读】一发(发展中的人)两独(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3.新课程下的教师观

  (1)教师角色观: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④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

  ⑤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2)教师行为观: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记忆口诀】禁言开放行,重赏发饭盒
  【口诀解读】禁(促进者)言(研究者)开(开发者)放(开放型)行(践行者),重赏(尊重、赞赏)发(启发)饭(反思)盒(合作)。
教资科目一文化素养选择题常考知识点
  文化素养
  01
  传统节日

  (1)春节:我国民间最降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习俗有蒸年糕、贴春联、贴年画和拜年等。

  (2)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其习俗有吃元宵、包饺子、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狮等。

  (3)清明节:我国民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句,按阳历算则在每年4月5日或6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4)端午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称“端年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河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悼念他。其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棕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5)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中秋节以月之圆寓意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多、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02
  民族节日

  (1)泼水节——傣族。

  (2)火把节——彝族、白族、纳西族等。

  (3)那达慕——蒙古族。

  (4)芦笙节——苗族。

  (5)三月街——白族。

  (6)开斋节——回族、维吾尔族等。

  03
  民族文学  
  (1)蒙古族——《江格尔》《嘎达梅林》。

  (2)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3)彝族——《阿诗玛》。

  (4)藏族——《格萨尔王传》(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5)傣族——《相勐》《兰嘎西贺》。

  (6)壮族——《莫一大王》。

  04
  民族舞蹈

  (1)藏族——弦子舞、锅庄舞。

  (2)苗族、侗族——芦笙舞。

  (3)壮族——扁担舞、师公舞、横鼓舞。

  (4)傣族——孔雀舞。

  (5)蒙古族——倒喇舞。

  (6)高山族——杵舞。

  05
  二十四节气

  (1)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2)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3)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4)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回顶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