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幼儿园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网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幼儿园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老师在活动反思中写道:“使用档案袋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经常需要花费些额外的时间,与其在这些花样上花时间,不如把精力多用在孩子身上。”这表明马老师(   )

A.缺少幼儿学情分析意识

B.缺少经验提炼的能力

C.缺少幼儿发展评价能力

D.缺少教学决策的意识

1.【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教师观。档案袋评价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文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目的是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这是值得老师利用的一种高效的评价方法,题干中马老师不认可这种评价方法,认为这是花样,说明他缺少幼儿发展评价的能力。A选项“学情分析”是指对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与题干无关。B选项“经验提炼的能力”是指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与积累,与题干无关。D选项“教学决策的意识”是指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与题干无关。

 

2.米切尔·兰德曼说:“人较动物而言,在本质上是非决定的。此即人的生命并没有遵循事先决定的路线,事实上自然只是使人走完一半,另外的一半尚待人自身去完成。”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人的发展是定向的

B.人的发展是多向的

C.人的发展是全面的

D.人的发展是平衡的

2.【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儿童观。这段话说明的是,人类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和不断的劳动学习,才能获得生存的能力,也才能改变生存状态。也说明人的发展应该是多向性的。A选项“人的发展是定向的”这种说法本身是错误的,人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多方面的影响,不是单一的,不是定向的。C选项“人的发展是全面的”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与题干无关。D选项“人的发展是平衡的”这种说法本身是错误的,人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

 

3.一所幼儿园基于“数字化育人”办学理念,建立起“过程性数据”与“关键事件”相结合的幼儿发展评价信息系统,用以跟踪幼儿个体的成长过程,该做法体现的幼儿发展特点是(   )

A.顺序性

B.独特性     

C.自主性          

D.创造性

3.【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儿童观。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表现于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该幼儿园的做法体现了独特性的特点。A选项“顺序性”是指儿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的描述不符。C选项“自主性”是指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与题干的描述不符。D选项“创造性”侧重于幼儿发挥想象力,组织自己的“材料”创造的过程,与题干的描述不符。

 

4.“拼图”游戏时,王老师见东东反复地拿起这块放下那块,不知该拿出哪块,急得满脸通红、满头大汗。对此,王老师恰当的说法是(   )

A.“不要着急,我们再试试吧。”

B.“你看看,晓红是怎么拼的。”

C.“试试红色正方形的拼板吧。”

D.“仔细看一下颜色和形状。”

4.【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教育机智。题干中,针对东东的问题,王老师应该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引导东东仔细看一下颜色和形状。A选项的说法不够具体,没有针对性。B选项的说法不能锻炼幼儿思考的能力。C选项的说法不能促进幼儿独立探索的能力。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工作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

5.【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因此A选项正确。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因此C选项和D选项正确。

 

6.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儿童的养育和发展负有首要责任的是(   )

A.学校和教师          

B.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C.社会或企业 

D.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       

6.【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公约》第十八条规定:父母或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法定监护人对儿童的养育和发展负有首要责任。

 

7.小孙是个流浪儿童,相关部门一直没有找到小孙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于小孙的监护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由民政部门对小孙进行长期监护

B.应当由教育部门对小孙进行长期监护

C.应当由福利机构对小孙进行长期监护

D.应当由公安机关对小孙进行长期监护

7.【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一)查找不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二)监护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三)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且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四)人民法院判决撤销监护人资格并指定由民解析:任监护人;(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题干中的小孙是流浪儿童,符合“(一)查找不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此,应当由民政部门对小孙进行长期监护,故A选项正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儿童福利机构无权对儿童进行长期监护,故C选项错误。

 

8.教师张某在某民办幼儿园上班,因工作严重失误,被幼儿园解聘。张某不服,她可以采取的救济途径是(   )

A.提出申诉和依法诉讼

B.劳动仲裁和行政复议

C.依法检举和行政复议

D.诉讼赔偿和行政管制

8.【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B选项的“劳动仲裁”是指纠纷双方根据共同意愿,由共同选定的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根据事实做出判断,在权利和义务上做出裁决的活动。B选项和C选项的“行政复议”是指教育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作出该行为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机关就提出申诉,请求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题干中未涉及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故不涉及“行政复议”,B选项和C选项均可排除。C选项的“依法检举”是指依法向有关部门或组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与题干的描述不符。D选项的“诉讼赔偿”是指通过诉讼的方式获取赔偿,题干中不涉及到赔偿;“行政管制”是指是指政府为维护和达到特定的公共利益所进行的管理和制约,与题干的描述不符。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场所应当对教师、学生实行优待。下列场所不属于按规定优待开放的是(   )

A.图书馆

B.博物馆

C.电影院

D.文化馆

9.【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场)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地),应当对教师、学生实行优待,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

 

10.幼儿园放学了,小米的父母没有时间去接她,就让读小学六年级的哥哥放学后去接她。小米父母的做法(   )

A.正确。哥哥可代替父母接送小米

B.正确。幼儿可以由直系亲属接送

C.不正确。父母应该亲自接送小米

D.不正确。幼儿应该由成年人接送

10.【答案】D。此题考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三条规定:入园幼儿应当由监护人或者其委托的成年人接送。

 

11.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未成人的健康成长。下列选项属于社会保护的是(   )

A.学生王某在学校突发疾病,学校及时通知家长并积极救护王某

B.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C.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D.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11.【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A选项属于社会保护。B选项属于司法保护。C选项属于家庭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宣传,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涉及未成年人事件应当客观、审慎和适度,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2.某学校年终对全体教师进行考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考核包括教师的师德师风、业务水平、育人业绩和管理水平

B.考核结果是教师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唯一依据

C.考核应当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意见

D.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该校教师考核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12.【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故D选项说法正确。A选项说法错误,“育人业绩”不在考核范围内。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故B选项说法错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除了年终考核结果外,还有其他的依据,不是“唯一依据”。第二十三条规定: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故C选项说法错误,是听取“学生”的意见,而不是“学生家长”的意见。

 

13.在一次教学活动中,黄老师问小朋友:“图上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呀?”大多数幼儿回答:“是圆的。”只有昊昊说:“月亮是弯弯的。”黄老师对昊昊说:“不对,图上的月亮明明就是圆的,这哪里是弯的?”这表明黄老师(   )

A.缺乏批评教育的艺术

B.没有活用素材的能力

C.没有关爱幼儿的情感

D.缺乏纪律管理的方法

13.【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在教书育人时,需要灵活处理素材,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能固化幼儿的思维。题干中,昊昊小朋友说月亮是弯弯的,这是事实,黄老师应当表扬昊昊的发散性思维,能够不局限于图片上月亮的形状。

 

14.第二天一早李老师就要交职称材料了,她发现还缺少2份听课材料。但是她已经没有时间听课了。李老师正确的做法是(   )

A.请同事帮忙提供听课材料

B.参考同事教案改写听课材料

C.根据自己教案编写听课材料

D.直接放弃本次职称评定机会

14.【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参与职称评定时,要提供真实的材料,不能请同事帮忙提供,也不能参考同事的教案改写,更不能根据自己教案编写听课材料,应该放弃本次职称评定机会,待真实的材料补齐后,方可再次参与职称评定。

 

15.午睡起床时,小班的李老师发现小朋友常将两只鞋子穿反,就编了首儿歌:“一双小鞋子,套上小脚丫。背对背,脸背脸,就像刚刚吵过架。咦–怎么了?”小朋友听完儿歌纷纷检查了自己的鞋子,“哦,小鞋子穿反了!”下列选项与该案例所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符的是(   )

A.“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B.“耳濡目染,不学以能。”

C.“不愤不启,不俳不发。”

D.“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15.【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A选项“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出自《荀子》,意为“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与题干中的案例无关,故A选项不正确。B选项“耳濡目染,不学以能”出自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意为“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与题干中的案例无关,故B选项不正确。C选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意为“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表明老师要适时启发学生,与题干中的李老师的行为相符。D选项“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出自《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意为“用言语去打动人的,其感染力不深;用行动去打动人的,其效应一定很快”。与题干中的案例无关,故D选项不正确。

 

16.月月说话时有口吃现象,如“老……师好,我爷……爷送我来的。”老师不仅鼓励月月,还加强家园配合。该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

A.多样性

B.双向性

C.专业性

D.复杂性

16.【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C选项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性是指教师的劳动是专业的,不仅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还表现在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题干中针对月月的口吃,老师鼓励,并且加强配合,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性。A选项教师职业道德的多样性和D选项复杂性是指教师劳动的对象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多方面的,教育过程是复杂的,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B选项教师职业道德的双向性是指师生关系是互为因果的。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怎样评价和对待教师。

 

17.安全标志是表达特定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图形或文字构成,用于公共场所、工业企业、建筑工地和其他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场所,指导人们采取合理行为。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攀登”的是(   )

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幼儿园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17.【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科学素养。A选项为“禁止靠近”。B选项为“当心坑洞”。D选项为“当心跌落”。

 

18.罕见病是一类患病率极低的疾病,但由于种类很多,而且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因此罕见病患者并不罕见。下列选项中,俗称为“月亮孩子”的罕见病是(   )

A.白化病

B.戈谢病

C.血友病

D.脆骨病

18.【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科学素养。白化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的皮肤呈白色,毛发皆为白色等。戈谢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俗称“皇室病”。“脆骨病”俗称为“瓷娃娃”,是一种罕见遗传性骨疾病,患儿易发骨折,轻微的碰撞,也会造成严重的骨折。

 

19.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其主干向东延伸为喀尔巴阡山脉,向东南延伸为迪纳拉山脉,向南延伸为亚平宁山脉,向西南延伸为比利牛斯山脉,下列选项中,境内没有阿尔卑斯山脉及其支脉的国家是(   )

A.法国

B.意大利

C.瑞士

D.挪威

19.【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科学素养。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覆盖了意大利北部、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

 

20.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历代统治者都把“厚风俗”作为治国安民的大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国初期采取的移风易俗措施的是(   )

A.剪辫易服

B.禁用棺木

C.劝禁缠足

D.废除跪拜

20.【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历史素养。民国初期采取的移风易俗措施有: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

 

21.“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江南大麦进入黄熟期,油菜籽成熟,蚕开始结茧。古时有“小满动三车”的习俗,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车”的是(   )

A.纺车

B.滑车

C.油车

D.水车

21.【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历史素养。清人张羲年《姚江竹枝词》中有“春深争采雨前茶,立夏秤人杂笑哗。蚕事既登田事起,年年小满动三车。”诗中的“三车”是指纺车、水车、油车。江南吴越一带有“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之说。纺车用来缫丝织布。水车用来抽水灌溉。油车用来榨油。滑车是一种重要的吊装工具,主要构件是木架、滑轮、短轴及绳索,其核心构件是滑轮。滑车使用绳索绕在滑轮中间的槽内。《天工开物》中有队滑车的记述。

 

22.理学,也叫道学,是宋明儒家哲学思想,影响深远。很多思想家为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理学家中,人称“濂溪先生”的是(   )

A.周敦颐

B.邵雍

C.程颢

D.王守仁

22.【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历史素养。周敦颐,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邵雍是北宋哲学家,自号安乐先生,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程颐,世称“明道先生”,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王守仁,号阳明,明代思想家,创立“阳明心学”。

 

23.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主要特点是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章回体小说的是(    )

A.《水浒传》

B.《儒林外史》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23.【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文学素养。《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不属于章回体小说。

 

24.《小布头奇遇记》描写布娃娃“小布头”偶然从城里来到乡下,经历了种种奇遇开阔了眼界,懂得了许多道理。这部童话作者是(   )

A.严文井

B.张天翼

C.孙幼军

D.曹文轩

24.【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文学素养。《小布头奇遇记》是2016年8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幼军。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严文井的主要代表作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张天翼的代表作有童话《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等。曹文轩的代表作有《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等。

 

25.水稻原产于中国,种植历史悠久。除可作主粮外,还可酿酒、制糖。下列选项中,为水稻图片的是(   )

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幼儿园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25.【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科学素养。B选项为“小麦”,有着尖尖长长的麦芒。C选项为“狗尾巴草”,长满了柔软的绒毛。D选项为“粱粟”,是中国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26.Word文档中,要将一张图片作为一段文字的背景,应该将图片版式设置为(   )

A.四周型环绕

B.紧密型环绕

C.浮于文字上方

D.衬于文字下方

26.【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Word软件。“将一张图片作为一段文字的背景”属于“图片衬于文字下方”。A选项“四周型环绕”是文字围绕在图片的四周。B选项“紧密型环绕”是文字紧密环绕在图片的周围。C选项“浮于文字上方”是图片在文字的上方。

 

27.在用Excel制作表格时,可实现输入数字字符串0210409的是(   )

A.[0210409]

B.“0210409”

C.0210409

D.’0210409

27.【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Excel软件。在单元格中输入英文状态下的单引号’,使单元格以文本格式处理相关内容。

 

28.下列选项中,与“首饰–镯子”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汽车”和“轮胎”

B.“石窟”和“石雕”

C.“玉石”和“翡翠”

D.“摆件”和“胸针”

28.【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类比(概念)推理。题干中“首饰–镯子”的逻辑关系为包含关系,“首饰”包含“镯子”。A选项的“汽车”和“轮胎”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选项的“石窟”和“石雕”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或者是并列关系。C选项的“玉石”和“翡翠”是包含关系,“玉石”包含“翡翠”,“玉石”包含软玉和硬玉,“翡翠”属于硬玉。D选项的“摆件”和“胸针”是不相容的并列关系,“摆件”如装饰桌面的小石雕,“胸针”是服装饰品。

 

29.按照给出图形的辑特点,下列选项中,填入空格处最恰当的是(   )

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幼儿园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29.【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图形推理。题干中的每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且有相交点,只有A选项符合规律。B选项、C选项和D选项都是图形形状不同。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杨老师带班后不久就遇到一件麻烦的事。午餐时,小强被小斌打了。杨老师立刻打电话通知双方家长。没想到家长来后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错,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竟然动起手来.…幼儿冲突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类似这样的事情杨老师又遇到了几次,很是头疼。

为有效处理幼儿冲突问题,杨老师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还查阅了许多幼儿心理发展方面的书籍,咨询幼儿教育专家,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知识,探寻幼儿冲突行为的诱因,寻求破解良策。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的积淀,杨老师逐渐成为处理幼儿冲突方面的专家,并出版了《杨老师教你应对幼儿冲突50招》。

为妥善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杨老师定期在幼儿园为家长做专题讲座,还经常与家长沟通幼儿的情况,其所在幼儿园孩子之间的冲突逐渐减少,家长之间因孩子冲突而产生矛盾也渐渐消失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杨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0.【参考答案】

答:材料中,杨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值得我们学习借鉴。(2分)

(1)研究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中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1分)材料中,杨老师对于幼儿冲突的问题细致研究,探寻幼儿冲突行为的诱因,寻求破解良策,他的做法体现了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和发展的促进者。(2分)

(2)自我反思。从对待自我上看,新课程强调教师应注重反思。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不断的进行反思,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也可以促进教师自我成长。(1分)材料中,杨老师面对教育中面对幼儿冲突家长冲突无法解决的现状,及时反思自己,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还查阅了许多幼儿心理发展方面的书籍,咨询幼儿教育专家,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知识,他的做法体现了教师注重反思。(2分)

(3)团结协作。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应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1分)材料中,为妥善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杨老师定期在幼儿园为家长做专题讲座,还经常与家长沟通幼儿的情况,体现了杨老师能够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及合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分)

(4)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促进自身的发展。教师要走终身学习之路,成为学习型的教师。(1分)材料中,杨老师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还查阅了许多幼儿心理发展方面的书籍,咨询幼儿教育专家,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知识,探寻幼儿冲突行为的诱因,寻求破解良策都是终身学习的表现。(2分)

总之,杨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教师观的要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31.材料:

一天,刘老师组织区域活动时,小朋友们发现建构区新添了不少积木,十多个小朋友都涌进了建构区,兴高采烈地搭起了积木。

“喂,你踩到我的积木了。”超超说。“干吗呀?你别挤我。”静静说。

这时,有的孩子开始争抢自己喜欢的积木,甚至扭打在一起。见此情景、刘老师立刻予以制止。

刘老师问∶“你们觉得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好玩吗?”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不好玩!”“太挤了,都撞疼我了。”……

刘老师接着说∶“那我们得想个办法呀!”

超超说∶“得互相谦让,就让我先玩会儿吧。”

“我也要先玩。”静静着急地说。

刘老师说∶“互相谦让是别人先让自己,还是自己先让别人呀?”孩子们互相看看不吱声。

静静说∶“好吧,我先去美工区,下午再来玩。”

刘老师马上说∶“看,静静先让别人玩了,下午我们让静静先玩。”

这时,超超和几个小朋友也陆续去了别的游戏区。现在建构区还剩下9个小朋友,刘老师感觉还是多了,但没再吱声,她想让小朋友自己感受后再解决问题。

果然,没玩多久就有小朋友提出还是太挤了。“那么多少人一起玩合适呢?”刘老师继续引导孩子们,于是大家商定一个一个往外减人,直到感到合适为止。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五六个小朋友玩比较合适。

下班以后,别的老师都回家了,刘老师还在办公室回看在建构区拍摄的活动视频,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游戏行为与表现,并形成了观察报告。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参考答案】

答:刘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借鉴。(2分)

(1)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与核心。要求教师们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分)材料中,孩子争抢玩具扭打在一起,柳老师见状并没有严肃批评,而是耐心教育孩子,所以刘老师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体现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2分)

(2)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教书育人要求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2分)材料中,刘老师耐心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争抢积木的错误,启发幼儿懂得互相谦让,轮流玩耍。也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友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刘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2分)

(3)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2分)材料中,刘老师在下班后,在办公室回看在建构区拍摄的活动视频,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游戏行为与表现,并形成了观察报告。刘老师做到了对工作的尽职尽责,教育行为符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2分)

总之,材料中刘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值得许我们学习借鉴。

 

32.材料:

无论中外,也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老实话”,可见“老实话”是不容易听到见到的。大家在知识上要求真实,他们要知道事实,寻求真理。但是抽象的真理,打破砂锅问到底,有的说可知,有的说不可知,至今纷无定论,具体的事实却似乎或多或少总是可知的。况且照常识上看来,总是先有事后才有理,而在日常生活里所要应付的也都是些事,理就包含在其中,在应付事的时候,理往往是不自觉的。因此强调就落到了事实上。常听人说“我们要明白事实的真相”,既说“事实”,又说“真相”,叠床架屋,正是强调的表现。说出事实的真相,就是“实话”。买东西叫卖的人说“实价”,问口供叫犯人“从实招来”,都是要求“实话”。

人们为什么不能不肯说实话呢?归根结底,关键是在利害的冲突上。自己说出实话,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虚实,容易制自己。就是不然,让别人知道底细,也容易比自己抢先一着。在这个分配不公平的世界上,生活好像战争,往往是有你无我:因此各人都得藏着点儿自己,让人莫名其妙。于是乎勾心斗角,捉迷藏,大家在不安中猜疑着。向来有句老话,“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有“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种处世的格言正是教人别说实话,少说实话,也正是暗示那利害的冲突。我有人无,我多人少,我强人弱,说实话恐怕人来占我的便宜,强的要越强,多的要越多,有的要越有。我无人有,我少人多,我弱人强,说实话也恐怕人欺我不中用∶弱的想变强,少的想变多,无的想变有。人与人如此,国与国又何尝不如此!

人们在情感上要求真诚,要求真心真意,要求开诚相见或诚恳的态度。他们要听真话,“真心话”,心坎儿上的,不是嘴边儿上的话,这也可以说是“老实话”。但是“心口如一”向来是难得的,“口是心非”恐怕大家有时都不免,读了奥尼尔的《奇异的插曲》就可恍然。“口蜜腹剑”却真成了小人。真话不一定关于事实,主要的是态度。可是,如前面引过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看什么人就掏出自己的心肝来,人家也许还嫌血腥气呢!所以交浅不能言深,大家一见面儿只谈天气,就是这个道理。所谓推心置腹,所谓肺腑之谈,总得是二三知己才成∶若是泛泛之交,只能敷敷衍衍,客客气气,说一些不相干的门面话。这可也未必就是假的,虚伪的。他至少眼中有你。有些人一见面冷冰冰的,拉长了面孔,爱理人不理人的,可以算是“真”透了顶,可是那份儿过了火的“真”,有几个人受得住!本来彼此既不相知,或不深知,相干的话也无从说起,说了反容易出岔儿,乐得远远儿的,淡淡儿的,慢慢儿的,不过就是彼此深知,像夫妇之间,也未必处处可以说真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总有些不愿意教别人知道的秘密,若是不顾忌着些个,怎样亲爱的也会碰钉子的。

真话之难,就在这里。

问题∶

(1)文章画线句说也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老实话”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在“说老实话”这一问题上,文章有哪些看法?请简要分析。(10分)

32.【参考答案】

(1)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老实话”的理由有:
①大家在知识上要求真实,他们要知道事实,寻求真理。但是抽象的真理未必可知,具体的事实却总是可知部分的。(2分)
②日常生活里所要应付的事,理也包含在其中,在应付事的时候,理往往是不自觉的。因此强调就落到了事实上。(2分)

(2)在”说老实话”这一问题上,文章的看法有:
①”老实话”是不容易听到见到的。抽象的真理未必可知,具体的事实却总是可知部分的。因此,沟通强调就落到了事实上。说出事实的真相,就是”实话”。(3分)

②利害的冲突导致人不肯说”老实话”。自己说出实话,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虚实,容易制自己。就是不然,让别人知道底细,也容易比自己抢先一着。(3分)

③人们在情感上要求真诚,要求真心真意,要求开诚相见或诚恳的态度。他们要听真话,”真心话”,心坎儿上的,不是嘴边儿上的话,这也可以说是”老实话”。但是“心口如一”向来是难得的,“口是心非”恐怕大家有时都不免。(2分)

④“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总有些不愿意教别人知道的秘密,若是不顾忌着些个,怎样亲爱的也会碰钉子的。真话之难,就在这。(2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幼儿园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你们在干嘛?”

“船要破了,我们在拼命往外舀水啊!”

“喂,我周围怎么都没进水?别那么爱表现,行么?”

要求: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困难面前应当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同舟共济而不是嘲讽和冷漠相对,要有全局观念,要追求共赢,要互利共生,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参考范文】暂略

回顶部
教师资格考试网
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考试网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出版《新教育大纲》的教育理论家是(   )。

A.杨贤江                         B.陶行知

C.黄炎培                         D.李大钊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A项杨贤江,又名李浩吾,浙江慈溪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版)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这本著作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A项正确。

B项陶行知,本名陶文濬,安徽歙县人。人民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黄炎培,被称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圣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与题干不符,排除。

 

2.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发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理想国》                     B.《巨人传》

C.《太阳城》                     D.《爱弥儿》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近代教育思想。D项《爱弥儿》,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发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其主要教育观点是自然主义教育原则和儿童本位教育观。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并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此,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D项正确。

A项《理想国》,是记录柏拉图思想的著作,蕴涵着欧洲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分类雏形:知、情、意三分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巨人传》,原名《高康大和庞大固埃》,共五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拉伯雷创作的多传本长篇小说,出版于1532年-1564年。该作鞭挞了法国16世纪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人性和人的创造力的肯定。在小说中,拉伯雷痛快淋漓地批判教会的虚伪和残酷,特别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儿童的经院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太阳城》,是意大利早期空想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创作的对话体游记,也是一部政治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623年。在《太阳城》这部作品中,康帕内拉假借一个游历者的见闻,用对话录的体裁,描绘了一个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的大同世界。同时,他也对意大利的现实社会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与题干不符,排除。

 

3.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这种现象说明(   )。

A.顺境有利于人的发展             B.环境好坏决定人的发展

C.逆境有利于人的发展             D.人对环境影响有能动性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人对环境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的、能动的适应。D项正确。A/B/C与题干不符,排除。

 

4.教师以自身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而不在于理论构建的研究属于(   )。

A.实验研究                       B.行动研究

C.调查研究                       D.个案研究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方法。B项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谋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B项正确。

A项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一种研究。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调查研究,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案研究,也称个案调查,是对某一特定个体、单位、现象或主题的研究。与题干不符,排除。

 

5.“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这说明教育具有(   )。

A.科学性                         B.阶段性

C.生产性                         D.独立性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育人功能(教育与人口关系);经济功能(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政治功能(教育政治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教育与文化关系)。C项生产性,正是反映了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切合题干里“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C项正确。A/B/D与题干不符,排除。

 

6.“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热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稳定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C项不平衡性,是指(1)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2)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人的发展有其关键期和最佳期,教育应当抓关键期。C项正确。

A项顺序性,要求教育做到循序渐进。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稳定性,不属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干扰项,排除。

D项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做到因材施教。与题干不符,排除。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   )。

A.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B.强制性、基础性、普及性

C.基础性、普及性、免费性           D.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的特点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公共性、基础性。其中,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是义务教育最为基本的三个特征。A项正确。B/C/D与题干不符,排除。

 

8.目前,我国中学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   )。

A.国家统一管理                     B.地方与学校共同管理

C.学校自主管理                     D.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共同管理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方式,构建国家(国家课程)、地方(地方课程)、学校(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D项正确。A/B/C与题干不符,排除。

 

9.由教育家洛扎诺夫创立,注重强化联想,坚持理智与情感、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接收更多信息的教学方法是(   )。

A.范例教学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                         D.非指导教学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C项暗示教学,又称启发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也叫格奥尔基·洛扎诺夫)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创的。暗示教学法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其原理是整体性原理。C项正确。

A项范例教学,亦称“示范性教学”、“范例方式教学”、“范畴教育”,是借助精选教材中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发现学习,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研究并提出,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它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非指导教学,是由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的重要教学方法。非指导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对待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10.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年级,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合作学习                         B.复式学习

C.小班教学                         D.分层教学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B项复式学习,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B项正确。

A项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小班教学,是指班额控制在较少人数的班级授课,是社会和义务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对于教育公平性、公正性的进一步要求,以及获得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11.在学习文化建设中,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情感陶治法                       D.自我修养法

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C项情感陶治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题干里“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属于环境上的熏陶,C项正确。

A项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实际锻炼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锻炼的方式主要是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实践锻炼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自我修养法,又称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12.李红看到王强经常帮助同学而受老师的表扬,因此他也愿意帮助同学,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哪种强化方式(   )。

A.负向强化                         B.间隔强化

C.自我强化                         D.代替强化

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理论。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D项代替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李红看到王强经常帮助同学而受老师的表扬,因此他也愿意帮助同学,这是属于替代强化。D项正确。

A项负向强化,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间隔强化,又称间歇强化,指的是一种偶然地或间歇地、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自我强化,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与题干不符,排除。

 

13.刘杰学过物理平衡的概念,促进了他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

A.负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逆向迁移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类型。B项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题干里“刘杰学过物理平衡的概念,促进了他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属于“前摄易化”。B项正确。

A项负向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或干扰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14.郭老师上课时,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反映了那种注意品质(   )。

A.注意的稳定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转移

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品质。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B项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题干里“郭老师上课时,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属于注意的分配。B项正确。

A项注意的稳定,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与题干不符,排除。

 

15.进入初中后,赵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无故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A.弥散性                           B.闭锁性

C.波动性                           D.感染性

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学生情绪特点。中学生情绪特点包括情绪的自主性(独立性)、情绪活动的丰富性、情绪体验的跌宕性(波动性、不稳定性、冲动性)、情绪的逆反性、情绪的心境化。C项波动性,是指由于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外露有时内隐。题干里“时常无故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体现的是情绪体验的跌宕性(波动性、不稳定性、冲动性)。C项正确。

A项弥散性、B项闭锁性、D项感染性均为干扰项,排除。

 

16.李玲遇事常拿不定主意,错失良机。这主要反映了她意志品质的哪一特点(   )。

A.果断性                           B.独立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志品质。A项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做出行为决策的能力,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效能性。题干里“李玲遇事常拿不定主意”体现了其意志的果断性不足。A项正确。

B项意志的独立性,是指人的意志不易受他人的影响,有较强的独立提出和实施行为目的的能力,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内在稳定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意志的坚韧性,是指意志行动中能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品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意志的自制性,是指能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不受外界无关因素的影响的意志品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17.廖老师在心理辅导课上经常使用文具等物品作为奖励替代物的改变学生的行为,这种做法属于(   )。

A.认知法                           B.代币法

C.脱敏法                           D.消退法

1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辅导的方法。B项代币法,又称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作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就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题干里“廖老师使用文具等物品作为奖励替代物”体现了代币法,B项正确。

A项认知法,又称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脱敏法,又称系统脱敏法、交互抑制法,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法。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消退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应用强化手段增进某些适应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18.陈亮一想到明天要在课堂上就坐立不安,感到心跳加快,脸红,出冷汗。这种表现属于(   )。

A.抑郁                             B.妄想

C.强迫                             D.焦虑

1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D项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题干里“陈亮一想到明天要在课堂上就坐立不安”属于焦虑。D项正确。

A项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悲观,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妄想,是一种不理性、与现实不符且不可能实现但坚信的错误信念。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强迫,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和强迫意向。①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难以控制;②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③强迫意向是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与题干不符,排除。

 

19.郑老师通过让全班同学观看“某中学生为了减轻妈妈的辛劳,时常为加班晚归的妈妈做好饭”的视频,让学生学会孝敬长辈,这种品德修养法属于(   )。

A.树立榜样                         B.有效说服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1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A项树立榜样,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题干里“郑老师通过让全班同学观看视频”属于树立影视榜样。A项正确。

B项有效说服、C项群体约定、D项价值辨析均为干扰项,排除。

 

20.语文课上,张老师非常注重营造宽松的气氛,鼓励每个学生自由表达,并建设性地吸引学生地观点以帮助和指导学生。这种课堂管理方式属于(   )。

A.民主式                           B.权威式

C.放任式                           D.专制式

2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管理方式。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可以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A项民主式,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积极、认真,宽严适度,善于通过恰当的启发与指导,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进行,课堂管理的各种具体措施,都考虑到班级的具体情况,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既亲且敬。在民主式管理的课堂上,学生学得主动愉快,课堂教学效率高。题干里“张老师非常注重营造宽松的气愤,鼓励每个学生自由表达”属于民主式课堂管理。A项正确。

B项权威式,整个课堂教学管理更多地倾向于行为控制和程序化问题的解决,侧重于规章规则和学生的服从,注重课堂秩序和规则性,这种管理遵循一种单向的运作原则,即课堂所有活动及进程都完全由教师单方面进行,禁止把行动建立在学生个人内在价值的体现上,而是建立在对教师的严格服从和诚恳态度上。教师始终居于主控地位,课堂教学管理过程即为教师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放任式,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较差,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为只顾讲课,不顾效果,放任自由。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漠不关心,也没有积极的课堂管理要求。学生表面上乐得自在,实际上求知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产生对教师的不尊重。在放任式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低,教学效果很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专制式,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严厉,但这种要求往往只根据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确定,忽视学生的具体实际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在专制式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充分发表,且学生往往有一种紧张感压抑感,容易导致课堂管理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学效果一般。与题干不符,排除。

 

21.决定一位教师能否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的首要条件是(   )。

A.角色意志                         B.角色体验

C.角色认知                         D.角色期待

2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角色的心理结构。教师角色的心理结构包括(1)角色认知;(2)角色体验;(3)角色期待;(4)角色规范。C项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和对与社会的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具有清晰的角色认知才能在各种社会情境中恰当的行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因此,决定一位教师能否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的首要条件是角色认知。C项正确。

A项角色意志,为干扰项,排除。

B项角色体验,指个体在扮演一定角色的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这种体验因主体行为是否符合角色规范并因此受到不同评价而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角色期待,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和对别人应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的看法和期望。它是因具体的人和情境的不同而变化的。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教师自己和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角色期待包括两方面,一是自我形象,即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期望;二是公众形象,指他人对某一特殊角色的期望。与题干不符,排除。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教育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分)

(2)教育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3分)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政治经济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另一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3分)

综上所述,教育并不是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23.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间接经验。

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分)

(2)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2分)

(3)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这符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分)

(4)由于个人的活动范围、时间、精力十分有限,仅依靠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样能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率地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2分)

综上所述,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24.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分)

(2)总体而言,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关系并非完全成正比或者成反比。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对问题持漠然的态度,既不能发现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但动机过于强烈,人处于高度的焦虑状态也会阻碍问题的解决。(3分)

(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中等偏低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学习中等强度的问题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线性的关系,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率越佳。(3分)

综上所述,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25.情绪与认知是互不影响的心理过程。

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分)

(2)情绪影响感受性。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感受性,消极情绪则会降低感受性。(1分)

(3)情绪对知觉的影响。情绪会影响我们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的知觉。当个体正体验着积极的情绪时,他就会用赞同的眼光去知觉和评价这些刺激。(2分)

(4)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情绪影响着记忆的信息范围,也影响着信息在记忆系统中的组织方式。(1分)

(5)情绪对思维的影响。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思维活跃而敏捷,条理清晰,推理严密,更有创造力。情绪不佳时,脑子似乎不听使唤,显得迟钝。(2分)

综上所述,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

参考答案:

(1)社会因素

社会对课程的制约是从社会条件和社会要求两方面来发挥作用的。我们要根据社会所能提供的办学条件,根据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设计出适应广泛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方案,改革现有课程,使课程与社会同步发展。(3分)

(2)知识因素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产物,是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课程与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学校课程正是因人类传递和传播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积累的知识宝库是学校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4分)

(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水平与需要,制约课程内容选择。(3分)

 

27.启发性教学原则实施的要求。

参考答案: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持久动力。(2分)

(2)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选择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3分)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启发只有在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之后,教师的启发才可能是有针对性和有效的。(2分)

(4)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等。(3分)

 

28.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参考答案: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运算逻辑和儿童心理学体系中提出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的理论,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2分)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获得了客体永恒性、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分)

(2)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泛灵性(万物有灵论)、自我中心主义、不可逆的特点,不具有守恒性。(2分)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获得了守恒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运算,但需要依靠具体的事物的支持,思维具有可逆性,出现了去自我中心。(2分)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在这一阶段,儿童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一定命题推理能力,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2分)

 

29.简述教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参考答案:

教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1)个体积极地自我调适。主要包括:观念改变;有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有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3分)

(2)组织有效的干预。组织干预的思路就是通过削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4分)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维护教师心理健康,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进行合理的定位。(3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材料:

在我担任初二(5)班班主任的时候,有次家校联系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到我的办公室找我谈话,期间,家长不停地数落孩子,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孩子一直低着头。由于我在班上对这个学生也比较关注,尽管他成绩落后,但是有一些长处,所以待家长说完后,我马上说道:“这孩子最近在学校表现的还不错,学习的劲头也有,也能认真听课,我想以后成绩肯定会有进步的.”我说完这句话以后,那孩子抬起头来看着我,他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在那之前,我很少正面表扬过他。这个孩子平时挺踏实,乐于帮助同学,也有一定上进心。经过这次当着家长面表扬他,他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期末成绩提高到了班级的中上游,所以无论是怎样的学生,都还是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和帮助,必要的时候夸一夸学生,能给他们打不少气,为学习增加动力。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这位老师的做法是贯彻了哪一德育原则。(8分)

(2)阐述贯彻该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10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中班主任的教育教学行为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3分)该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3分)材料中,家长眼中的孩子是一无是处的,不同数落孩子,但在老师眼中虽然该生成绩靠后,但是其也有一些优点,比如有学习劲头,认真听课,乐于助人等等,因此老师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该生的积极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从而也可以促进成绩的提升。(2分)

(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贯彻要求:

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3分)

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分)

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4分)

 

 

31.材料:

王老师是一名入职的高中数学老师,刚刚上了一周多课,就发现班上的同学对她的课不感兴趣,有些学生上课开“小差”,有些学生一脸困惑。她原以为是这些同学对学习不积极,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她讲的知识很多学生都已经在课外学习中掌握了,所以对自己讲教学内容感到太不容易,觉得无聊。于是王老师大幅度提升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家庭作业的难度,以为这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结果这回学生们却反应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王老师冥思苦想,为什么自己的教学效果不好?随后他向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请教,如何才能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度,张老师跟王老师说:“你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问题:

(1)请用维果斯基的理论,分析王老师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10分)

(2)结合案例,指出如何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8分)

参考答案:

(1)①维果茨基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2分)

②该理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因此,要实现最大的教学效果,需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二者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3分)

③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理论重视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分)

④材料中王老师作为新入职的高中数学老师两次均没有正确把握学情,第一次低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第二次又过于拔高了知识内容。这两种教学情境,都是没有考虑儿童现有的学习水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没有成功创设“最近发展区”。而张老师提出的“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经验,其实质就是既重视了学生已到达的水平,又考虑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能实现的水平,符合“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3分)

(2)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充分备课,尤其是备学情。材料中王老师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将自己的课堂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2分)

②教师要树立科学的、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王老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及时且准确地把握并调整课堂节奏。(2分)

③注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都应该围绕学生进行,王老师应树立“以学为本”的学生观,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设计课堂教学。(2分)

④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做到启发诱导,采用多种生动活动的教学形式。王老师作为新老师,教学灵活性不够,需要在课堂中多种教学形式并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探讨交流,构建民主式课堂氛围。(2分)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冯老师批改作业时常抱怨:“讲了多少遍,可还是答不上!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都怎么了!”这说明冯老师(     )

A.具有教学评价能力

B.缺乏教学组织能力

C.具有教学研究意识

D.缺乏教学反思能力

【参考答案】D

解析:冯老师讲了多遍的题目,学生还是不会做,冯老师没有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是否适合所有学生,反而一味埋怨是学生没有掌握和运用知识。

 

2.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所中学开发了一组研学旅行项目,安排本校地理老师作为研学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研学任务。该做法体现的教育观是(     )

A.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B.关注育人的实践性

C.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D.重视学生的操作性

【参考答案】B

解析:学校专门开发了研学旅行项目,安排本校地理老师作为研学导师,由研学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研学任务,本题的重心在研学旅行,说明学校关注育人的实践性。本题的迷惑项在A,但是关注差异在题干里面没有具体说明,只是笼统的提了个性化学习需求,没有对需求进行细化。

 

3.庄老师在教学日志中写道:“课前准备的好好的,就害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打断我,学生一问问题我就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庄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A.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B.虚拟关注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参考答案】D

解析:叶澜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五个阶段。其中,“虚拟关注阶段”是准教师集中进行教育理论及教师技能学习和训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初步有了自我专业发展的萌芽,为正式进入任职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所接触的中小学实际和教师生活带有某种虚拟性,他们所获得的教育教学经验大多是间接性的。“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的教师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教育教学经验,其专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福勒和布朗提出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理论,包括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以及关注学生阶段。其中“关注生存阶段”是指教师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问题,如学生喜欢我吗,学生如何评价我,同事怎么看我等问题。“关注学生阶段”是指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题干属于关注生存阶段。

 

4.某校在初三年级实行两张课程表,一张公开的应对检查,一张不公开的实际执行,以提高升学率。对于该校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遵循了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则

B.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C.漠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特色

【参考答案】C

解析:首先判定该校的做法是错误的,排除A、D两项,该校实际执行的不公开课程表只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升华率属于智育,说明该校漠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召集者为(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

【参考答案】B

解析:《宪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6.张某为了找工作,购买了假冒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公安机关应对张某(    )

A.追究民事责任

B.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C.追究刑事责任

D.予以教育行政处分

【参考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十二条规定,购买、使用假冒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7.李某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所民办中学任教,他的工资待遇应由(     )

A.国家确定并由举办者予以保障

B.国家确定并予以保障

C.举办者确定并由国家予以保障

D.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参考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8.初三学生雷鸣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其在服刑期间接受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应由(    )

A.雷鸣本人承担

B.雷鸣父母承担

C.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D.司法部门予以保障

【参考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9.李某强迫未成年学生沈明装扮残疾人在地铁乞讨。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由(    )

A.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B.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

C.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罚

D.社会公益组织提起公诉

【参考答案】A

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订)第七十一条规定,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的是

(    )

A.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当地社区矫正机构

C.当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未成年人所在学校

【参考答案】A

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

 

11.初中生肖强在班里成绩总是倒数第一,被班主任劝退。该班主任的做法(     )

A.不正确,该教师侵犯了肖强的受教育权

B.不正确,经家长同意后才可以劝退学生

C.正确,教师有教育学生的权利

D.正确,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参考答案】A

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肖强是初中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劝退,该班主任做法侵犯了肖强的受教育权。

 

12.初一学生余亮离校后故意将同学赵刚打伤,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应对赵刚所受伤害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余亮的监护人

B.余亮的班主任

C.余亮本人

D.学校

【参考答案】A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学生余亮离校后故意将同学赵刚打伤,与学校无关,应由余亮的监护人对赵刚所受伤害承担赔偿责任。

 

13.张老师在上课时发现一名学生没认真听课,便停下讲课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直到下课。这件事被学生家长反映到校长那里,张老师受到了校长的严厉批评。该事件中,张老师没有处理好教师劳动中的利益关系。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没有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

B.张老师没有处理好教育对象利益关系

C.张老师没有处理好行政管理利益关系

D.张老师没有处理好教师集体利益关系

【参考答案】D

解析:张老师不顾全班同学听课的整体利益中断了教学,没有处理好教育对象的整体利益,B项对。这件事被学生家长反映到校长那里,说明张老师没有就该生的情况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没有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A项对。张老师受到了校长的严厉批评,校长是教育行政的管理者,张老师是被管理者,C项对。D项不符合题干,教师集体利益关系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题干没有涉及。

 

14.王老师就下周公开课的教学设计询问几位学生的想法,大家提出了不少令王老师意想不到的好建议。下列现象与该案例所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符的是(    )

A.“亲其师,信其道”

B.“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参考答案】D

解析:题干里学生给王老师就教学设计提出了好的建议,说明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D项的意思是“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符合题干。A项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强调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与题干无关。B项的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题干没有涉及反思。C项的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强调学习与思考二者缺一不可,与题干无关。

 

15.疫情期间,某民办学校王老师没有报备批准就自行前往疫情严重的国家旅游,造成严重后果。学校决定解除王老师的聘任合同。依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王老师的申辩

B.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

C.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报请主管教育部门批准

D.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准许王老师举行听证要求

【参考答案】C

解析:《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学校及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发现教师存在违反第四条列举行为的,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教师的陈述和申辩,听取学生、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代表意见,并告知教师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对于拟给予降低岗位等级以上的处分,教师要求听证的,拟作出处理决定的部门应当组织听证。所以A、B、D三项对。第七条规定,给予教师处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三)开除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民办学校教师或者未纳入人事编制管理的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并解除其聘任合同,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所以C项错误。 

 

16.校运动会报名时,喜欢跳绳的王伟报名参加跳绳比赛,喜欢跑步的李琪报名参加接力赛。考虑到王伟跳绳水平不如李琪,为了班级荣誉,高老师在确定参赛名单时指定李琪参加跳绳比赛,并劝说王伟放弃参赛。这表明高老师的行为选择原则是(    )

A.目的原则

B.功利原则

C.关怀原则

D.公正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为了班级荣誉,高老师指定喜欢跑步的李琪参加跳绳比赛,并劝说喜欢跳绳的王伟放弃参加跳绳比赛,仅仅是因为王伟跳绳水平不如李琪,罔顾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说明高老师的行为选择是基于功利的原则。本题选B。

 

17.细菌是单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属于微生物的一大类,遍布于土壤、水、空气、有机体物质中及生物体内和体表,对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全球生物平衡起着巨大作用。有些细菌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病害。下列病害中,属于细菌引起的是(   )

A.疟疾

B.麻疹

C.乙型肝炎

D.百日咳

【参考答案】D

解析:疟疾是疟原虫感染人体所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通过寄生虫传播。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只有D项属于由细菌引起的。

 

18.对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有着重大贡献,并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文艺复兴时期先驱性人物是(    )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马基雅维利

【参考答案】A

解析:但丁,意大利中世纪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以史诗《神曲》留名后世。恩格斯评价他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9.太阳系中的一些行星在中国古代有独特的名称,这些名称反映了古人对其特征的认识。其中公转周期接近12年,因用以纪年而被称为“岁星” 的是(    )

A.土星

B.木星

C.金星

D.水星

【参考答案】B

解析:岁星指的是木星。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因为木星每十二年在空中绕行一周,每年移动周天的十二分之一,古人把木星所在的位置作为纪年的标准,所以叫岁星。

 

20.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不乏经典的人物形象。下列人物中,由英国作家哈代塑造的是(    )

A.卡门

B.简·爱

C.娜拉

D.苔丝

【参考答案】D

解析:《卡门》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创作的中篇小说,后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了同名歌剧《卡门》。《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娜拉是易卜生经典剧作《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D项正确。

 

21.我国的成语常与历史传说和人物有关。成语“入木三分”原指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来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常用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与这个历史传说有关的书法家是(    )

A.王献之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参考答案】B

解析:成语“入木三分”出自唐代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22.古人用一些特殊的名称指代不同的年龄或年龄段,正确理解这些名称,有助于阅读理解古代文化。下列选项中,不用于指代老年的是(    )

A.垂髫

B.耳顺

C.耄耋

D.期颐

【参考答案】A

解析:垂髫指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A项不符合题干。耳顺指六十岁即花甲之年。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23.国际电影节是国际性的电影展映评比活动,各大电影节都设置了自己的奖项。下列选项中,属于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是(    )

A.金狮奖

B.金棕榈奖

C.金马奖

D.金熊奖

【参考答案】D

解析:金狮奖是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棕榈奖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马奖是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金熊奖是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

 

24.下图为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青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是古人用来冰酒的,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下列选项中,青铜冰鉴产生的时代是(   )

A.夏朝

B.战国

C.三国

D.唐朝

【参考答案】B

解析: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战国时的冰酒器。长76厘米,宽76厘米,高63.2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5.中位数是一组统计数据中的代表性数值。在一次考试后采集到一组数据{54,66,87,74,69,76,81,78,73,83,77,7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73

B.74

C.75

D.76

【参考答案】C

解析: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把处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若该数据含有奇数个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是中位数;若该数据含有偶数个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将题干中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54,66,69,71,73,74,76,77,78,81,83,87,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是74和7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74和76的平均数,即75。

 

26.如Excel数据表所示,下列选项中,可使成绩单中只显示“科目二”成绩高于85分的运动员的是(    )

A.排序

B.合并计算

C.筛选

D.分类汇总

【参考答案】C

解析:Excel数据表的“筛选功能”可将不满足条件的数据暂时隐藏起来,只显示符合条件的数据。使成绩单中只显示“科目二”成绩高于85分的运动员只有“筛选功能”。

 

27.在Word文档中,出现了多处相同的错误,下列操作中,可一次性更正的是(    )

A.使用“修订”命令

B.使用“撤消”与“恢复”命令

C.使用“定位”命令

D.使用“编辑”中的“替换”命令

【参考答案】D

解析:在Word 中“替换功能”可用它来批量替换文字、格式、段落标记、分页符和其他项目等。在Word文档中,出现了多处相同的错误,可一次性更正的是“替换功能”。

 

28.下列选项中,与“大米-粮食”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

A.“蜂蜜”和“蜂巢”

B.“花生油”和“食用油”

C.“面包”和“面粉”

D.“冷却液”和“润滑液”

【参考答案】B

解析:题干是后者包含前者,大米属于粮食,只有B项符合题干的逻辑关系,“花生油”属于“食用油”。“蜂蜜”和“蜂巢”,“面包”和“面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且不属于一个类别,“冷却液”和“润滑液”是不同功能的液体,是并列关系,都不符合题干。

 

29.根据所给图形的逻辑特点,下列选项中,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是(    

【参考答案】C

解析:题干中都是3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图形进行叠加,只有C项是符合这一逻辑特点。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晓华学习成绩差,很多老师认为他学业上无可救药。有一天,张老师发现他的作文本里夹着一页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你如此多情难到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

张老师把晓华叫到办公室,帮助他改正了错别字并加上标点,重新组织成下面的样子:

零分,我的好朋友,

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

零分,你如此多情,

难道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

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

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

再见吧!零分!

张老师露出赞许的神情,说:“看,这是一首很好的诗啊!”听到这句话,晓华原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张老师又说:“诗言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你是不甘心与零分为伍的人,你也有你的梦想。”这是诗?我也能写诗?晓华非常激动,他没想到老师会给他这样的评价。张老师热情的鼓励驱散了他心中的阴影,坚定了他奋发向上的信心。从此以后,晓华努力学习,取得了很大进步,两年后,他顺利考取了大学。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答:材料中张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以人为本”学生观的相关要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包容学生的错误,赞美学生的优点。材料中,晓华学习成绩差,其他老师都认为他学业上无可救药,但张老师抓住了教育契机,发现了晓华在写作上有巨大发展潜能,并通过正面教育不断鼓励他,最终晓华在学习上取得很大进步,体现了张老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差异性,学生和成人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材料中,张老师挖掘出晓华在语文写作上的独特性,单独与晓华进行交流沟通,并采取了针对性的帮教措施,帮他重新修改和完善了作文,张老师做到了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权益,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材料中,张老师对晓华的作文予以表扬,并积极鼓励他在写作上可以进一步发展,引导他树立和追求自己的梦想,帮助晓华建立了自信心,说明张老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1.材料:

为了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初三(6)班班主任熊老师趁同学们在操场上体育课时,去教室里仔细检查了每位同学的课桌和书包,果然“收获”颇丰,有好几个同学携带了游戏机、漫画书、娱乐杂志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熊老师没收了这些物品,并对这些学生说:“为了防止你们学习分心,老师暂时替你们保管,期末考试之后再还给你们。”

此外,熊老师在男同学李伟的书包里,发现了一封信。出于对李伟的关心,熊老师拆阅了这封信。令熊老师震惊的是,这竟然是李伟写给班里女生王森的情书。熊老师十分生气,也很庆幸自己及时了解到这个情况。为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杜绝早恋现象发生,他在班会上读了这封信,并且严厉批评了李伟。周末,熊老师还特意去了李伟家进行家访,和李伟的家长说明了情况,并强调了早恋对孩子学业的不良影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李伟进行教育。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熊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答:材料中熊老师的教育行为有错有对,违背了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但符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是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材料中,熊老师私自搜查了每位同学的课桌和书包,随意没收学生的私人财物,不经过李伟的同意就私自拆阅他的信件,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2)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材料中,熊老师发现了李伟写给班里女生的情书,在班会上当着全班同学读了这封信,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没有考虑学生的自尊心。

(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熊老师为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严厉批评了李伟,这种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没有对李伟的正确教育引导,只要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全部没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为人师表是内在要求。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熊老师利用周末对李伟进行家访,向家长说明情况,并强调了早恋对孩子学业的不良影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这些体现了熊老师尊重家长,做到了家校合作。

 

32.材料: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弗里·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In me the tiger sniffe the rose”,勉强把它译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我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因为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所无法说清楚的话;它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两种相对本质的调和。假使他把原诗写成了“我心里有猛虎雄踞在花旁”,那就会显得呆笨、死板,徒然加强了人性的内在矛盾。只有原诗才恰到好处,因为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蔷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而“细嗅”刚刚象征两者的调和与统一。

    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其一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所谓雄伟和秀美,所谓外向与内向,所谓戏剧型的与图画型的,所谓戴奥尼苏斯艺术和阿波罗艺术,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一句话,所谓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两者粗看若相反,实则乃相成。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东坡有幕士,尝谓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他显然因此种阳刚与阴柔之分而感到自豪。其实东坡之词何尝都是“大江东去”?“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这些词句,恐怕也只合十七八女郎曼声低唱吧?而柳永的词句“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以及“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又是何等境界!就是“晓风残月”的上半阕那一句“暮蔼沉沉楚天阔”,谁能说它竟是阴柔?

   但是平时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人,就觉得他是阳刚,而提起另一个人,又觉得他是阴柔呢?这是个人心中猛虎与蔷薇所成的形势不同。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穴口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不免给那片香潮醉倒。所以前者的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然而踏碎了的蔷薇尤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梅村、子山晚作悲凉,萨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版了低调的《心旅》。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蕴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才能做到孟郊所谓的“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搓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坦(Philistine),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韩黎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华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一个人到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廿一世纪人一样的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的纯真,一句话,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摘编自余光中《猛虎和蔷薇》)

问题:

(1)文中的“猛虎”和“蔷薇”各指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完整的人生应将这两种境界调和与统一”,其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分析。 (10分)

【参考答案】

答:(1)①“猛虎”和“蔷薇”分别代表人性的两面。“猛虎”代表人性中男性的一面,雄伟外向和阳刚。“蔷薇”代表人性中女性的一面,秀美内向且阴柔。

②“猛虎”和“蔷薇”二者是相辅相成,调和与统一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

(2)①人生既是战场,又是幽谷。有猛虎才能在逆境中立定脚跟,把握方向,创造伟大事业;有蔷薇才能体贴入微,细嗅人生,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②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旦;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

③完整的人生应将这两种境界调和与统一,如此,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才会做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共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我们所做的事情,无论好事还是坏事,99%都是习惯的杰作,在一个迅疾变化的时代,旧习惯和新规则同时并存。在新变化和新规则面前,有的人或无动于衷,或手足无措,而有的人却能与时俱进,驾轻就熟。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立意】

(1)写人生启示类:旧习惯与新规则;破旧立新,与时俱进;破除旧习惯,树立新规则。

(2)写教育启示类:教育的发展应破旧立新

【参考范文】

破旧立新方能与时俱进

我们所做的事情,无论好坏,99%都是习惯的杰作,此言非虚。习惯有多重要?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刘蓉言:“习之中人,甚矣哉!”习惯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变得简单易行,无须仔细思考,不假思索就可以完成。然而历史的发展启示后人:没有恒久的习惯与规则,符合时代之音的法则才有意义。不加思考地继承道德论,并不能把人变成经书里的圣人。习惯与规则也必须接受时间的反复淘洗,当旧习惯与新规则并存时,唯有破旧立新,方能与时俱进。把桀纣之度扔入垃圾堆,把尧舜之制珍藏完善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破旧立新,个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出身行伍,目不识丁,仅凭一身蛮勇,而无半点学识,被人讥为“吴下阿蒙”。后孙权以自作比,劝其治学,吕蒙从此养成读书习惯,手不释卷,军事生涯也自此逐渐走上巅峰,拒曹操于江北,擒关羽于荆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流传至今。良好的习惯让吕蒙从最初的“大老粗”,蜕变为与周瑜、陆逊齐名的江左英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习惯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破旧立新,企业要顺应市场的变化。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创新和时机都是成功的核心。当杰夫·贝索斯受到一篇关于商业网站未来的文章启发而创办亚马逊网站时,互联网还是新生事物。贝索斯列出了一张在线销售前景产品清单,并且最终选定图书,就是因为低廉的价格以及各式俱全。亚马逊在九十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中得以幸存,并且业务慢慢增长,除了图书以外,电影、音乐也开始在贝索斯“最具前景的产品”清单中出现。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能够顺应市场的变化,把握机会,审时度势,获得成功。

破旧立新,国家要把握时代的发展。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面对新的历史形势与变化,国家不能墨守成规,而应把握时代的脉搏。商鞅革除旧弊,设立新法,其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经济的繁荣,在政治上还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的建设从此开始。商鞅变法壮大了秦国实力,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创新,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革除旧弊就要具备与旧事物斗争的勇气,开创未来就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

回望历史,在迅疾变化的时代,旧习惯与新规则是同时并存的。有人墨守成规,面对时代的新变化手足无措;有人却能适应时代的新变化,与时俱进。改变的力量是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这样才能让我们不断适应环境的变迁。凤凰只有在经历充满痛苦的涅槃之后,方能享受重生的喜悦。自然万物也只有在承受冬天的萧瑟之后,才能在来年春天尽展生命光辉。自然如此,个人、企业、国家等主体更应当具备破旧立新的勇气和魄力,惟此方能在新时代的画卷上添入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晏阳初

C.梁漱溟                         D.蔡元培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A项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2)“社会即学校”,这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3)“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A项正确。

B项: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他总结了一套实施乡村教育的成功经验。这集中表现为他所概括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以攻愚,培养知识力;生计教育以攻穷,培养生产力;卫生教育以攻弱,培养强健力;公民教育以攻私,培养团结力。“三大方式”,即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梁漱溟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乡村教育理论,认为“中国的建设问题便应当是乡村建设”。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五育”并举的方针,“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此外,他还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与题干不符,排除。

 

2.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仅在脊椎动物中存在教育,甚至在非脊椎动物中也存在教育。这种观点被称为(   )。

A.神话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C项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其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题干中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说明该观点属于生物起源论。C项正确。

A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其代表人物是中国南宋理学家朱熹。所有宗教都持神话起源说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其代表人物是孟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其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和凯洛夫。与题干不符,排除。

 

3.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

括(   )。

①小学生发展知识;②学科知识;③教育教学知识;④通识性知识;⑤实践性知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其中,专业知识具体包括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B项正确。

A、C、D三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4.毛泽东在《体育研究》一文中指出:“ 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这句话强调学校体育应注重(   )。

A.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        B.增强学生体质

C.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D.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发展教育。体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1)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2)增强学生的体质;(3)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习惯;(4)发展学生的体育专长。其中,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习惯的形成,是学生在体育过程中主体意识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习惯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启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身体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他又说:“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可见,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非常重要。②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体育课堂教学。③改革体育教育方法,寓趣味性、愉悦性于体育教学中。④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C项正确。

A项:作为学校体育,主要应从培养合格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导向出发,充分利用体育课,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引导他们掌握体育基本技能技巧,养成积极主动锻炼的情趣与习性,并在实际锻炼中纠正学生错误的体育认识,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的含义;(2)要求学生坚持上好体育课;(3)倡导多种形式普及的现代体育观念。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增强学生体质包括对学生身心各个方面施以积极的影响,使其在正常发育的基础上,身体各部分的机能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为他们从事各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提供良好的生理基础和体质条件。学校体育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主要应采取如下措施:(1)注重提升教育者的现代体育观念;(2)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3)建立和完善合理的体质测评指标体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发展学生个人的体育专长,是学校体育向深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独立个性在体育方面的一种表现。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体育专长,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发现苗子,培养尖子;(2)上好体育专项提高课;(3)坚持办好校运动队。

 

5.少先队的队礼是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其涵义是(   )。

A.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B.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C.少先队的利益高于一切              D.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少先队基本常识。少先队的队礼,右手五指并紧,高举头上,表示的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要求少先队员要学习革命先辈、英雄模范人物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长大为人民的幸福忘我地奋斗。D项正确。

A、B、C三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6.马卡连柯总结了集体教育、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   )。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平行影响原则                      D.教育一致性原则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马卡连柯的德育原则。“平行影响”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影响原则”。C项正确。

A项: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与题干不符,排除。

 

7.当灰尘、飞虫等进入孩子的眼睛时,不宜采用的措施是(   )。

A.用手揉眼睛                       B.用生理盐水冲洗

C.用清水冲洗                       D.用棉签去除异物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常见疾病及意外事故。眼睛进入异物是经常会发生的事,一定要学会相应的处理方法,不同的异物进入眼睛,处理起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其中,灰尘或者飞虫进入眼睛是常见的异物入眼的情况,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用手去揉,不然会把灰尘或者小虫子揉得越来越深。这个时候可以频繁地眨眼,看能不能通过流泪把小飞虫给冲出来;如果不能的话也可以翻开眼皮,用棉签或一次性纱布去除异物,也可以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A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B、C、D三项:均属于可以采用的措施。与题干不符,排除。

 

8.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长方形面积=长X宽”这一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分类。根据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不同,可以把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其中,命题学习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题干中,小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属于命题学习。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9.个体早期发展阶段存在着关键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

A.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顺序性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不平衡性与个别差异性。其中,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2)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因此,“关键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不平衡性的特点。B项正确。

A项: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一是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异。二是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稳定性,不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干扰项,排除。

D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人的心理发展在整体上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是从低级向高低发展,而且是不可逆、不可逾越的,并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和不同的个体身上都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10.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

A.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均衡发展       B.完全摆脱具体形象思维

C.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D.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主要成分

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有:(1)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儿童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两者之间过渡的转折期一般出现在四年级;(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思维中抽象的成分日渐增多,但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中表现出不平衡性;(3)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已掌握一些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他们尚不能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4)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小学儿童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小学一至三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四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转折期。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11.小文的学习成绩不好,但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限量版运动鞋或其他高档物品,看到有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感到十分满足。小文的心理防御方式是(   )。

A.升华                             B.转移

C.补偿                             D.退行

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补偿分为消极性补偿和积极性补偿,指个人因身心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以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题干中,小文学习成绩差,通过炫耀运动鞋和高档物品来求得满足,正是体现了消极的补偿。C项正确。

A项:升华是指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转移是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退行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12.下列词语中,体现注意品质广度特征的是(   )。

A.一目十行                         B.一心二用

C.目不转睛                         D.心猿意马

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转移。其中,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题中,“一目十行”意思是“一眼能看十行文字”,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体现了注意的广度品质。A项正确。

B项: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即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中。“一心二用”,即把注意力同时集中在两件事上,体现了注意的分配品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的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目不转睛”指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体现了注意的稳定性品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注意稳定的相反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专,变化无常,好像马跑猿跳一样。该词反遇的是注意的分解,即分心,是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

 

13.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保证教学内容具有(   )。

A.科学性与思想性                   B.生活性与情境性

C.条理性与逻辑性                   D.专业性与学术性

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环节。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保证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与思想性。教学内容要有时代性,能反映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在科学性上准确无误。教学内容要体现主流价值观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A项正确。

B项: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可根据实际需要体现生活性与情境性。但不是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保证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注重系统性与逻辑性。但不是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保证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不一定具有专业性与学术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14.《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所列举的教学活动中通常被合称为“三字一话”的是(   )。

A.铅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        B.钢笔字、毛笔字、电脑打字、普通话

C.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        D.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地方话

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中的掌握技能指出:具备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与相关学科实验操作等教学基本功,通过微格训练学习,系统掌握导入、讲解、提问、演示、板书、结束等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操作要领与应用策略。能依据单元内容进行整体设计,科学合理地依据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作业,并实施教学。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15.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制定的“感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教学目标属于(   )。

A.结果性目标                       B.体验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知识性目标

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目标。体验性目标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史性、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难以将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题干中,教师制定的“感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教学目标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体验性目标。B项正确。

A项:结果性目标即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要求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这种方式指向可以将结果量化的教学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表现性目标即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的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须把结果量化的教学目标。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知识性目标强调基础知识的获得。与题干不符,排除。

 

16.有教师提出,小学数学教师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上有文化味道的数学课,这一观点符合的教学规律是(   )。

A.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C.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            D.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

1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其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认为:①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②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③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题干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上有文化味道的数学课,表明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启迪智慧、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这一观点符合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教学规律。D项正确。

A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即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这一规律认为,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题干并没有体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的规律认为,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发展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要有机结合。题干并没有体现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17.为了认识蚕的生长过程,李老师指导学生饲养蚕宝宝观察“卵-幼虫-蛹-蛾”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谈论法                            B.实验法

C.练习法                            D.演示法

1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题干中,在李老师指导学生饲养蚕宝宝,观察“卵——幼虫——蛹——蛾”的变化,属于老师指导,学生去做,属于实验法。B项正确。

A项: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法强调老师做,学生看。与题干不符,排除。

 

18.从课程类型来说,教室里的图画、标语及黑板报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1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课程呈现方式,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其中,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题干中,教室里的图画、标语及黑板报均是以简洁、内隐方式呈现的,因此属于隐性课程。D项正确。

A项:学科课程主张分科设置课程,即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分科组织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活动课程又称生活课程、经验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显性课程也叫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19.根据古德莱德的观点,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属于(   )。

  1. 理想的课程 B. 正式的课程
  2. 运作的课程 D. 经验的课程

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德莱德对于课程的分类。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其中,正式的课程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题干中,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均属于正式的课程。B项正确。

A项:理想的课程是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运作的课程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与题干不符,排除。

 

20.在小学阶段提倡运用“档案袋评价”属于(   )。

  1. 量化评价 B. 质性评价
  2. 绝对评价 D. 相对评价

2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类型。根据评价方法的不同,教学评价分为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其中,质性评价又叫定性评价,是指凭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比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档案袋评价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学习作品的汇集。其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同时也包括学生对完成作品过程的描述或记录,还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对作品的评价。这是一种典型的质性评价的。B项正确。

A项:量化评价又叫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搜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加里培林关于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参考答案:

加里培林将智力技能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

(1)动作的定向阶段。(2分)

(2)物质与物质化阶段。(2分)

(3)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2分)

(4)无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2分)

(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2分)

 

22.简述美育的实施途径。

参考答案: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3分)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3分)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2分)

(4)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2分)

 

23.简述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参考答案:

在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时,经常需要考虑三个基本要素:

(1)变量。包括三类变量:①实验变量,即自变量;②反应变量,即因变量;③无关变量,即干扰变量。(3分)

(2)事前测验与事后测验。在实验因素未对实验对象施加作用之前,事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即事前测验;在实验因素对实验对象施加作用之后进行测量,即事后测验。(3分)

(3)实验组与控制组。利用随机取样或测量配对选择而形成的两个条件相等的样本组,其中一组接受实验因素的作用,即实验组;另外一组将不接受实验因素的作用,只作为比较标准,即控制组。(4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24.材料:

三(1)班小玉同学新买的《新华字典》不见了,她曾在这本字典的背面,写了一个“玉”字。班主任沈老师让小玉先不要声张,到教室对同学们说:“前两天老师请每位同学都买了一本字典,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看一下”。沈老师在检查时发现小叶满面通红,她的字典背面有个“璧”字,像是在“玉”字上面改的。沈老师迟疑了一下,继续检查其他同学的字典。

事后,沈老师了解到小叶家生活非常困难,母亲卧病在床,对她来说,购买一本字典是个不小的负担。沈老师就自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背面精心地描摹了一个“玉”字,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字典交给了小玉,然后对她说:“你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捡到了”。小叶听到后,红着脸低下了头。

问题:

(1)结合材料,从德育的角度评析老师的行为。 (10分)

(2)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处理类似问题应遵循哪些原则? (10分)

参考答案:

(1)沈老师的做法遵循了以下的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是值得借鉴的:

①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育者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沈老师并没有当场拆穿小叶做到了尊重她,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3分)

②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材料中,沈老师考虑到小叶的情况采取了符合她个性特征的教育方式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3分)

③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材料中,沈老师小叶同学红着脸低下了头,说明学生认识到了错误,产生了愧疚的心理,体现了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2分)

④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转化与发展,推动了德育过程的进展,推动了青少年学生品德的成长。材料中,小叶经过老师的行为感化红着脸低下了头说明小叶受到了德育的提升。(2分)

综上所述,沈老师的行为是值得借鉴的。

(也可从疏导原则的角度进行评析)

 

(2)假如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教育性原则。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要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对方方面面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尽量做到公正、公平,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2分)

②客观性原则。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情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因为自己的主观随意而导致处理问题不公。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人,不能以势压人,否则只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越错越远。(2分)

③有效性原则。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方法和措施的效果,要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无论对待什么事都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消极的、不利的一面,又看到积极的、有利的一面。(2分)

④可接受原则。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人,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处理意见或结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地加以改正。(2分)

⑤冷处理原则。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果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那么就会顺利得多。对于有些突发事件,教师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后再去处理。但是“冷处理”不是不处理,也不是拖到不能再拖时再处理,而是先进行正常的活动,等活动结束后再处理。(2分)

 

25.材料:

近年来,某小学为改革过于依赖纸笔测试的学业评价方式,在低年级实施基于绘本场景的表现性评价,采用游戏化、项目化综合式评价方法,对学生各学科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由教师、家长志愿者、中高年级学生志愿者组成评价小组,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评定等级。

一年级表现性评价选定的绘本为《犟龟》,其主要内容为:乌龟陶陶响应远方的邀请,启程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闯过了各种难关,最终他赶上的是狮王二十九世的结婚庆典。为考查学生的拼读能力,教师设计了“帮助乌龟陶陶朗读用拼音书写的请柬”的任务。为考查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要求学生为“狮王”唱一首歌,并配以表情和动作。接着,学生小组合作,用事先准备好的橡皮泥捏一顶王冠,作为献给“狮王”的礼物,这一任务不仅考查学生的造型能力,还考察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等。

实施表现性评价后,学生们都把期末评价当做婚礼庆典,从学期初就开始期待,整个学期的学习状态与以往大不相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1)请对该校的表现性评价进行评析(10分)

(2)结合材料谈谈教学评价的功能(10分)

参考答案:

(1)该校的表现性评价体现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

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材料中,该校改变过于依赖纸笔测验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表现性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以往大不相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2分)

②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材料中,一年级表现性评价的绘本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2分)

③评价内容综合化。材料中,一年级绘本《犟牛》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拼读能力、音乐表演能力、造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体现了评价内容综合化。(2分)

④评价方式多样化。材料中,该校采用游戏化、项目化、综合式评价方法,体现了评价方式多样化。(2分)

⑤评价主体多元化。材料中,该校成立评价小组,由教师、家长志愿者、中高年级志愿者担任,形成开放式多元评价。(2分)

(2)该材料体现了以下的教学评价功能:

①导向功能。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将评价标准向被评价人公布,将对被评价人起到引领的作用,对其下一步教学或学习起到导向作用。该校在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引导下,使教学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强。(2分)

②诊断功能。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去了解教学目标是否合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得当,教学重难点的讲解是否清楚等问题;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2分)

③调节功能。教学评价对评价对象的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具有调节的功效和能力。(2分)

④激励功能。教学评价可以对教师和学习者形成一种促进和强化,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该校的表现性评价使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分)

⑤管理功能。管理功能是指教学评价使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成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2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一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 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 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者多涂均无效。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8分)

(2)若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就拟订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蜘蛛开店“卖口罩”的内容设教学设计片段,并说明设计理由(22分)

参考答案:

(1)写作特点

①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2分)

②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写作顺序,运用了抓住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等塑造形象的写作手法。(3分)

③本文讲述了蜘蛛三次开店,但全部失败的过程。表明了凡事没有一帆风顺,面对困难要灵活应对、坚持不懈,否则一事无成。(3分)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会认店、蹲等字,会写店、定等字,会读无聊、匆忙、编织等词语,掌握独立识字的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分)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揣摩语句,了解文章内容,提高朗读能力。(3分)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灵活应对,不然一事无成的道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动物故事的趣味。(3分)

(3)教学片段

(一)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3分)

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首先对店、定等重点生字词进行示范讲解。

2.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前五个自然段讲了什么事?(3分)

请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交流可以得出:讲述蜘蛛开了一家卖口罩的店,但后来改为卖围巾。

(二)深入研读

1.在蜘蛛决定卖口罩后,第一个客人是谁?蜘蛛有没有完成这一笔生意?(4分)

明确:学生自由朗读,总结概括得出第一个客人是河马。蜘蛛花了一整天时间,完成了河马的口罩,做成了第一笔生意。

2.蜘蛛决定不再卖口罩的原因是什么?此处用了什么描写手法?(4分)

明确:学生自主朗读,然后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蜘蛛不卖口罩的原因是河马嘴巴太大了,蜘蛛用一整天时间才能织完口罩,运用了对河马的外貌描写。

3.请同学们想一想,蜘蛛开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能帮助蜘蛛继续卖口罩呢?(3分)

明确: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点拨得出蜘蛛失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蜘蛛缺乏毅力,二是口罩售价太低。建议蜘蛛增强做事情的毅力,并且根据顾客的情况适当改变口罩的价格。

设计理由(5分)

(1)整体感知环节疏通阅读障碍,理解对应段落大意,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深入研读环节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揣摩课文的表达技巧,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全面、深入把握课文内容。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符号意识,在数学教学情境中,如何发展小学生的符号意识。(8分)

(2)若指导五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2分)

参考答案:

(1)符号意识指的是: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2分)

如何发展符号意识:

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将知识符号化,带领学生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借助熟悉的场景感受符号化思维,初步明确符号意识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意义。(2分)

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或者生活中多借助数学符号化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符号理解和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并从中积累经验。(2分)

③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思考,更要引导能自主构建符号意识等。(2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用字母表示的形式,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4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感受符号意识。(3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探索,能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乐趣。(3分)

(3)新课讲授环节:

环节一:初步感知(6分)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并提问:根据以下第一行图片的特点,大家能否观察出有什么规律?组织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结束后教师评价。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提问讨论得出结论:根据图片依次显示为3+9=12;8+6=14,因此第一行表示的是一个加减法运算。

教师活动:肯定同学们的回答,继续提问:能否根据加法运算的特点写出正方形和三角形分别是几?并用一个关系式子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5+10=正方形,故正方形=15;13-7=三角形,故三角形=6。

环节二:探究发现(8分)

教师活动: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根据第一行的特点观察第二行的式子的字母表示的数字是什么?给予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观察并填写,教师巡视指导并组织学生互评。

学生活动:根据探究得出:这是一个乘除法运算,可以得出a=4*9=36;且x=21÷3=7;

师生总结:字母可以表示数字,并且可以在运算式子中通过建立等式关系求解字母的值是什么。

环节三:得出结论(4分)

教师活动:教师梳理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道用字母表示的形式,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理由:通过设置找规律的问题形式,层层提问,利用提问法和引导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并进一步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探究新知。学生采用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问题的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等意识,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这也是体现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4分)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简述四种常见的英语学习类型,并举例说明。(8分)

(2)像指导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拓展运用环节,让学生汇报假期里的学习情况并说明理由。(22分)

参考答案:

(1)英语课堂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其中常见的四种活动类型包括歌曲活动、游戏活动、表演活动以及猜测活动。

①歌曲活动。歌曲活动因其欢快的节奏、动听的旋律受到学生的欢迎。如讲解与动物有关的单词,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Old MacDonald has a farm等与动物相关的英语歌曲,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知识上来,可谓一举两得。(2分)

②游戏活动。游戏活动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新知,强化记忆。如在单词新授环节之后,教师可以安排You do and I say,Waterfall game, Quick response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明确单词的音、形、意、用。(2分)

③表演活动。表演活动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形式,还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在阅读课的读后环节,可以安排同学进行role play活动,不仅形式有趣,让全班同学参与其中,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分)

④猜测活动。给予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猜测,不仅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还可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好奇心。如在阅读课的读前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文章标题、关键词、课本上的图片等猜测文章的大意,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2分)

 

(2)1. Knowledge Aims:

①Students can grasp the following phrases: “ read books, learn writing, write storybook” and master the key sentence patterns: “What did you do during the holidays? I read many books.”

②Students can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some children`s holidays.

2.Ability Aim: Students can improve integrated language skills through class activities, and discuss on the new topic.

3.Emotional Aims:

①Students can arouse learning interest and build confid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well.

② Students will develop a good learning habit.

 

 (3)Students need to 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What did you do during the holidays? They should use the new phrases and sentences as many as they can to share their study during the holidays. Several minutes will be given. When time’s up, students will be invited to make a report. Then the teacher will comment on students’ performances.

【设计理由】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达到巩固拓展的目的,同时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2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8分)

(2)如果指导低年级学段学唱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教学目标,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设计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2分)

参考答案:

(1)这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采用了D大调、2/4拍,是一首独唱歌曲。音乐情绪活泼欢快,表达了珍惜光阴、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3分)

从节奏上看,歌曲多使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同时加入了空拍,音乐形象较为鲜明、跳跃,充满活力;从旋律上看,歌曲以三度以内的音程进行为主,旋律起伏适中,结合了级进上下行的旋律,同时富于变化。歌词中加入了“嗒嗒嗒嗒”的拟声词,代表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充满童趣。(5分)

(2)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儿童歌曲的美,体会珍惜光阴、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进一步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听结合法、创设情境法,能够进一步提升音乐表现能力。(3分)

3.知识与技能:掌握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节奏知识,能够完整演唱歌曲。(3分)

(3)教学过程:

①教师引导学生用la哼唱歌曲旋律,请同学们自主发现问题。(3分)

学生自由作答,引出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节奏问题。

②针对该问题,设置出如下练习并予以解决。(12分)

a.请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观察八分音符的特点,明确该节奏的形式,从而认识并熟悉八分音符的节奏。

b.教师为学生编写一条4小节、有针对性的节奏练习,解决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节奏难点。 请同学们集体学唱该节奏练习,具体如下:

c.教师为同学们分发打击乐器,请同学们通过敲击乐器进行节奏模仿,巩固节奏意识,随后教师予以鼓励性评价。

③再次回到歌曲,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节奏知识、结合歌曲音频自主练习旋律,教师巡视并纠错。(3分)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其原因在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教学中应当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及“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以上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地掌握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节奏问题。(4分)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助跑投掷垒球

动作方法(以右手为例):面对投掷方向,右手持球与头的右前方;助跑几步后,迈右腿的同时,上体向右转,右臂靠近身体经下向后引球,左腿迅速向前一步;左脚用力蹬地,右腿迅速向前交叉,当右脚刚一落地,迅速蹬地、转髋、挺胸,同时身体左移,重心前移,左腿积极落地蹬伸,上体向前鞭打,右臂经肩上曲肘向前挥臂,将球快速投出。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助跑投掷垒球”的教学重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由。(20分)

参考答案:

(1)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持球后引,交叉上步、蹬地、转体、肩上屈肘,挥臂等动作连贯。(5分)

教学难点:助跑与最后用力做到连贯协调。(5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说出助跑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85% 以上学生可以在游戏或比赛中运用该技术。(4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仿练习、分解动作练习、小组合作等方法,发展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投掷能力。(3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练习中感受投掷运动的乐趣,养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及不怕困难、勇于战胜自我的精神。(3分)

(3)技术教学环节步骤及理由

一、名人导入(3分)

教师向学生介绍东京奥运会冠军巩立姣的夺冠故事及其不畏挫折、坚持梦想并成就自我的精神,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助跑投掷垒球。

理由:通过名人导入的形式,形成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要学习的技术动作。

二、教师示范助跑投掷垒球动作(4分)

教师多方位示范助跑投掷垒球动作,并提问学生老师的助跑步伐特点。

理由:通过多方位的示范和提问能让学生更直观全面地观察和了解动作,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讲解助跑投掷垒球动作(4分)

教师声音洪亮简洁明了的讲解助跑投掷垒球动作要领。助跑有节奏,迈脚的同时向后引球,交叉上步、转体、挥臂等动作要连贯,将球经肩上全力投出。

理由:通过动作要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了解,明确本节课交叉上步、蹬地、转体、肩上屈肘,挥臂动作连贯等教学重难点。

四、练习(6分)

1.原地模仿练习

学生散开,原地无球模仿投掷垒球动作,教师提示动作要领并纠正错误动作。

2.上1-3步对墙投掷沙包练习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上1-3步对墙投掷沙包练习,体验上步交叉、转体、挥臂动作及出手角度,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

3.上1-3步投掷垒球练习

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进行上1-3步投掷垒球练习,要求控制投掷力量与落点,教师强调安全并下达统一投掷与捡球口令。

4.助跑5-7步投掷垒球练习

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进行助跑5-7步投掷练习,体验助跑与最后用力动作的连贯协调,教师强调安全。

理由:通过模仿练习、分解练习和小组学习的形式,降低动作难度,逐层完成动作,突破教学重难点,保证学生安全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游戏检验(5分)

游戏名称:投掷我最行

游戏方法:学生按性别分为四组,以列为单位依次进行投掷,每人3次机会,选出小组第一进入决赛,决出男女生投掷冠军。

规则:听教师口令统一投掷、统一捡球,犯规成绩无效。

理由:以比赛的形式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检验,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意识及对体育课堂的喜爱。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古建筑采用什么结构方式?在群体结合和布局上的特点是什么?(8分)

(2)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拟设计教学目标。(10分)

(3)设计“古建筑的审美感知与保护”内容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2分)

 

 

参考答案:

(1)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大致分为屋脊、屋身、屋顶三个部分。(3分)

中国古建筑一般遵循内向含蓄、多层次的原则,力求均衡对称,主要采用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其中,每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层次丰富多样。(5分)

(2)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古建筑的保护现状,掌握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并能写出古建筑的调查报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古建筑。(4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动手能力。(3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国古建筑的了解,加深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并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3分)

(3)教学设计

环节一:欣赏感知(7分)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图片:故宫、孔庙等,讲授这些古建筑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并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你认为值得保护的古建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都去过哪些有名的古建筑,提问:说说感受?

设计理由:本环节运用直观感知,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观察生活,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有一个初步认识。

环节二:分析示范(12分)

1.通过提问、讨论分析贵州地坪风雨桥,提问:风雨桥的艺术特点?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它?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坪风雨桥结构巧妙、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体现了少数民族风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2.整理家乡的古建筑名单,提出保护措施。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古建筑。

3.(学生尝试动手),教师进行纸板古建筑的示范讲解:

①画草图

②剪出外形

③组合拼贴

④图绘装饰

设计理由:

本环节教师运用讨论分析,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讨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与情绪,将其带入学习情境。让学员对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有了更深入地认识。老师的示范能带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全方位来体验古建筑创作的乐趣,并且能够清晰地看见制作的过程,为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打下基础。(3分)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王老师经常反问自己:怎样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怎样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怎样提高学生成绩?这表明王老师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是(    )

A.任教前关注阶段

B.早期求生存阶段

C.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参考答案】C

【解析】福勒和布朗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关注自我生存的相关问题,如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觉得我干得如何?(2)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注与教学情境相关的问题,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3)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题干中,王老师关注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表明他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2.课堂上,东东问马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马老师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讲就行了。你呀,总是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要这样。”这表明马老师(    )

A.忽视了学生的阶段性

B.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C.忽视了学生的不平衡性

D.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

【参考答案】B

【解析】自主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题干中马老师对东东的提问不仅没有耐心解答反而打击批评,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故本题选B。阶段性是指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平衡性是指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教育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适时而教。整体性要求教育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王老师鼓励学生参与调查报告的撰写和评分规则的制定,下列与王老师做法不符的是(    )

A.注重了学生的差别性

B.注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C.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D.尊重了学生的能动性

【参考答案】A

【解析】王老师鼓励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和制定评分规则,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题干中没有提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故本题选A。

 

4.李老师把作业从难到易分成了ABC三类,他在班上特意交代:学优生只能做A类作业,中等生只能做B类,学困生只做C类。李老师的做法(    )

A.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B.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C.违背了教学相长的原则

D.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参考答案】D

【解析】李老师把作业难度分类的做法是正确的,有利于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但是规定学优生只能做A类作业,而中等生只能做B类,学困生只做C类,强行规定学生不允许做不同级别的作业,李老师没有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和学习的潜力。故本题选D。

 

5.下列不属于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权限的是(    )

A.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

B.监督本级监察委员会工作

C.撤销本级人代会的不适当决议

D.罢免上一级人代会的个别代表

【参考答案】C

【解析】《宪法》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罢免和补选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个别代表。C项错误,根据法条应改为“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

 

6.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顾老师计划带他们去参观当地的科技馆,科技馆以学生年龄小,人数多,管理不便为由,婉拒了请求,它的行为(    )

A.应当改进,科技馆应为师生参观提供便利

B.可以理解,科技馆并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C.值得肯定,科技馆应当确保学生的人生安全

D.有待商榷,科技馆所有的设施应向师生免费开放

【参考答案】A

【解析】《教育法》 第五十一条规定,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场)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地),应当对教师、学生实行优待,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故本题选A。《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儿童之家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社区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D项“科技馆所有的设施应向师生免费开放”不符合法条规定,过于绝对。

 

7.小雨7岁了,父母不送他去上学,而是联合了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在自己家对孩子进行教育。对此,下列正确的是(    )

A.小雨的父母应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B.小雨的父母应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C.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督促小雨的父母改正

D.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对小雨的父母予以处分

【参考答案】C

【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小雨父母不送7岁的小雨上学,应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故本题选C。

 

8.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所有在岗教师提供了每年不低于72学时的培训机会,该县的做法(    )

A.正确,保障了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的权利

B.正确,促进了义务教育经费的均衡分配

C.错误,侵犯了学校自主管理的权利

D.错误,侵犯了教师带薪休假的权利

【参考答案】A

【解析】《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保证教师进修培训权的行使,如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机会。故本题选A。

 

9.小学生潘某与陈某课间打羽毛球,击球中,潘某所挥的球拍突然脱手,击中了一旁观看的李某,导致其左眼受伤,对于李某的伤害,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是(    )

A.潘某监护人

B.陈某监护人

C.李某的班主任

D.李某的学校

【参考答案】A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潘某球拍不慎脱手导致李某受伤,直接致害人为小学生潘某,直接致害人负主要责任,故由潘某监护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此题学校对课间学生活动的安全保护工作以及围观学生的秩序维持做的不到位,学校有过错承担次要的赔偿责任。

 

10.考试前,李老师发现少了一份试卷,便对学生昭宇说:“你基础太差,参加了考试也不能及格,还是自己看书学习吧!”于是把试卷给了其他同学。李老师的做法(    )

A.错误,班主任才有免除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B.错误,基础再差的学生也有参加考试的权利

C.正确,体现了严慈相济的职业道德

D.正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参考答案】B

【解析】《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权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课堂教学、讲座、课堂讨论、观摩、实验、见习、实习、测验和考试等活动。题干中李老师不能非法剥夺学生昭宇参加考试的权利,故本题选B。

 

11.梓轩的画多次在市儿童画展上获奖,前段期间,某出版社因修订地方教材的需要,在未联系他的情况下,就用了他的一幅作品作为插图,该出版社的做法(   )

A.合法,教材的编辑和出版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B.合法,出版社使用的是已公开发表的作品

C.不合法,出版社应该事先取得梓轩的授权

D.不合法,不应该选择未成年作品作为插图

【参考答案】C

【解析】知识产权是法律确认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项权利,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著作财产权是著作权人基于对作品的利用给其带来的财产收益权。出版社未经梓轩的同意,就用他的作品作为插图,侵犯了梓轩的著作财产权。故本题选C。

 

12.思涵受不了继母的虐待,找到班主任刘老师求助。刘老师当即向王校长汇报,王校长却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我们还是别管了。”王校长的做法(    )

A.错误,学校应依法履行监护责任,保护儿童人身安全

B.错误,学校应依法履行保护义务,积极采取救助措施

C.正确,学校没有执法权限,光凭劝说无济于事

D.正确,学校不是行政机关,无权干预家庭事务

【参考答案】B

【解析】《教师法》第九条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四)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题干中王校长的说法不正确,故本题选B。A项学校不是学生的监护人,不承担监护职责,故排除A。

 

13.某小学项老师发现班上小娟最近情绪低落,上课分心,成绩下滑,经了解才知道有高年级学生多次欺负她,还不许她告诉别人,项老师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

A.鼓励大胆向老师家长求助

B.请求学校对违纪学生严加管教

C.找到欺负小娟的学生进行教育

D.建议学校劝退欺负小娟的学生

【参考答案】D

【解析】《义务教育法》 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学校有处分违纪学生的权利,但劝退或者开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学校应对欺负小娟的高年级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不能开除学生。故本题选D。

 

14.开学伊始,刘老师在班上进行“班级公约海选”,还推选了“公约管理员”,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并反馈。对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会滋长“公约管理员”打小报告的不良习惯,但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

B.推选“公约管理员”不利于学生和睦相处,但尊重了学生主体性

C.推选“公约管理员”有违全员参与精神,但体现了班级民主管理

D.会增加“公约管理员”的任务,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答案】D

【解析】班主任应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题干中,刘老师让“公约管理员”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并反馈,会一定程度增加“公约管理员”的任务;但开展“班级公约海选”,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故本题选D。

 

15.父母在外打工的玲玲和年迈的奶奶住在一起,吴老师得知后经常去帮助他们,村民们受到感染,也纷纷伸出援手。下列与该案例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相符的是(   )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B.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C.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D.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参考答案】A

【解析】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对社会文明起到示范作用,成为社会各行业人员学习效仿的楷模,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题干中吴老师经常帮助玲玲,为其他的村民起到了示范作用,成为村民效仿的对象。A项意思: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也会遵行;自身不端正,虽发命令也没有人听从。只有A和题干意思相符。B项意思:师道确立了,那么善人就多;善人多了,那么朝廷就有正气,国家就得到治理了。C项意思:要安心学习并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D项意思: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

 

16.刚休完产假张老师回学校上班了,但请的保姆还未到位,这段时间既要看孩子,又要上班,经常两头顾不上,身心疲惫。张老师需要调适的角色内心冲突是(   )

A.角色责任与自我价值实现引发的心理冲突

B.角色环境与社会环境引发的心理冲突

C.不同角色责任引发的行为冲突

D.不同角色期望引发的行为冲突

【参考答案】C

【解析】教师的角色冲突包含校内外价值观冲突,个人的人格需要与角色期望之间的冲突,一个教师承担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所产生的冲突,教师个人潜能与需要倾向不符而产生的矛盾等。题干中,张老师一方面作为母亲,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分别承担两种不同的角色责任,从而引发了角色冲突。故本题选C。

 

17.地球千姿百态的地貌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列属于外力作用导致的是(   )

A.褶皱

B.沙漠

C.火山

D.断层

【参考答案】B

【解析】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斜坡重力作用等。沙漠是荒漠中吹蚀区的各类沉积物经过强劲的风力作用,细粒砂与粉尘被吹掉留下粗大的砾石,成片覆盖于地面形成的,是外力作用导致。故本题选B。内力作用分为三种: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褶皱、断层都属于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火山属于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石灰石变成大理石、页岩变成板岩的过程,属于内力作用中的变质作用。ACD属于内力作用引起的。

 

18.公元79年,古罗马帝国的庞贝城毁于一场火山爆发,由于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对其遗址的考古挖掘,为研究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该火山是(    )

A.皮纳图博火山

B.圣海伦斯火山

C.维西威火山

D.埃特纳火山

【参考答案】C

【解析】庞贝古城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帕尼亚地区一座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故本题选C。

 

19.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出现,带动了一系列的发明,人们利用蒸汽机在各领域改进生产,提高效率,下列(    )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A.瓦特

B.富尔顿

C.惠特尼

D.斯蒂芬森

【参考答案】D

【解析】1814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的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布拉策号”试运行成功。故本题选D。 瓦特是英国著名发明家,他改良了蒸汽机,发明了气压表、汽动锤,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时代。富尔顿是美国著名工程师,他制造的第一艘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在法国的塞纳河试航成功。惠特尼是美国发明家、机械工程师和制造商,1793年发明锯齿轧棉机。

 

20.公元7世纪后期,晋国和楚国进行了一场战役,晋军大败楚国,从此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这场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参考答案】A

【解析】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在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得“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楚军冒进,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霸主”地位奠定。故本题选A。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在桂陵的战役。马陵之战

是公元前341年齐国与魏国在马陵的战争。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21.《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这部小说是以一场内战为历史背景的,这场战争是(    )

A.西班牙内战

B.墨西哥内战

C.美国南北战争

D.美国玫瑰战争

【参考答案】A

【解析】海明威的代表作《丧钟为谁而鸣》讲述的是西班牙内战期间,美国青年罗伯特·乔顿志愿加入了西班牙政府军作为一名爆破手的故事,讴歌了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故本题选A。

 

22.下列京剧折子戏不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失空斩》

B.《定军山》

C.《宇宙峰》

D.《长坂坡》

【参考答案】C

【解析】 《宇宙锋》是梅兰芳代表作,讲述了秦二世时,奸臣赵高为一己之利而利用宝剑“宇宙锋”陷害右相匡洪的故事。故本题选C。《失空斩》讲的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北伐的故事。《定军山》讲的是三国时期魏蜀交战,蜀汉老将军黄忠智取定军山的故事。《长坂坡》讲的是蜀汉名将赵子龙七进七出长坂坡,浴血奋战单骑救主的故事。

 

23.下列人物,属于奥地利作曲家的是(    )

A.舒曼

B.海顿

C.贝多芬

D.李斯特

【参考答案】B

【解析】舒曼是德国人,贝多芬是德国人,李斯特是匈牙利人。海顿是奥地利人,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故本题选B。

 

24.下图表现的是特色民族舞蹈,这一民族是(   )

A.苗族

B.黎族

C.傣族

D.彝族

【参考答案】A

【解析】图片中人们穿着传统服饰在吹奏芦笙,弹古瓢琴,这些是苗族传统乐器。故本题选A。

 

25.某年级学生的学期语文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权重是:2:3:5。某一学生平时成绩为85分,期中成绩为78分,期末成绩为84分,则该生语文成绩为(   )

A.82.3

B.82.4

C.83.3

D.83.4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权重按2:3:5分配,所以该生语文成绩的计算为85×0.2+78×0.3+84×0.5=82.4。故本题选B。

 

26.在Excel工作表中,C3:C8区域内每个单元格都保存着一个数值,则C9单元格函数“=COUNT(C3:C8)”的数值为(   )

A.33

B.32

C.8

D.6

【参考答案】D

【解析】COUNT是统计函数,用来计算区域内包含数值的单元格个数,C3到C8中有数值的单元格数量共计6个。故本题选D。

 

27.在Excel中,在单元格输入的数据前加“’”,则该单元格的格式是(    )

A.时间类型

B.数值类型

C.日期类型

D.字符类型

【参考答案】D

【解析】在单元格的数据前加“’”代表的是将该数据作为文本处理,即字符类型。故本题选D。

 

28.下列与“军人-医生”的逻辑关系不同的是(    )

A.学生-团员

B.导演-演员

C.校长-家长

D.丈夫-妻子

【参考答案】D

【解析】题干中“军人-医生”为交叉关系,军人中有的是医生,医生中有的是军人。A、B、C三项均为交叉关系。只有D项“丈夫-妻子”是对立关系,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D。

 

29.按图形逻辑,填入最恰当的是(    )

【参考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图形由三部分组成,外圈和中圈图形完全一致,且有两条公共边,内圈是一个圆形,不与外圈和中圈相交。观察选项,只有C项符合此规律。故本题选C。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教学“比较分数大小”的内容,罗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题。

大多数用了通分法和化小数法解题,但由于粗心,有几个做错了。罗老师在小鹏作业本上写了“用化小数法,不错!再细心点就好了。”

少数的用了画图法和估算法,且都对了,小萌也是,但图画得不规范,罗老师在她的作业本上写:字迹清秀,页面整洁,如果饼图画得规范些就好了。

还发现一个“特例”,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小涛,在比较分数4/5和2/3大小时,用了化同分子的方法。于是罗老师在他的作业本上写:解法独特,希望不断闪烁智慧火花。

第二天上课,罗老师分类点评并讲解。拿到作业本后小涛看到评语很高兴,并主动找老师,罗老师再次肯定了他勤于思考的品质。

渐渐地小涛对数学产生兴趣,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还当上了数学课代表。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罗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答:材料中罗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以人为本”学生观的要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包容学生的错误,赞美学生的优点。 材料中,小涛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罗老师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不仅对小涛的解法作出肯定,还细心教育引导,此后小涛在学业上有很大的进步,说明罗老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差异性,学生和成人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材料中,罗老师在点评作业时,针对学生不同的解题情况有不同的点评,教育小鹏要更细心,引导小萌画图要更规范,在课堂上还有针对性的讲解,罗老师做到了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权益,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材料中,罗老师表扬小涛的解法独特,肯定了小涛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帮助小涛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鼓励小涛当数学课代表,也说明罗老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材料中的罗老师符合“以人为本”学生观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31.材料:

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写给于老师的信:

小学一到三年级,我是老师眼里十足的差生,座位安排在角落,老师不提问,好学生不和我玩,只有淘气学生和我玩。

四年级您成为了我的班主任,不时地将目光停留在我身上,虽然只是片刻,却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意。

有一天我被叫到办公室,您让我坐在椅子上,我受宠若惊,您对我说升旗需要四个护旗手,看你个子高,很适合,要认真对待。顿时我心中一股暖流。

开旗当天,师生万众瞩目,幸福感油然而生。我发誓不能再混日子,要好好回报您,认真听课,由于您不断鼓励我,与我父母联系,于是我的学习步入正轨。

真心感谢您,护旗手经历给我温暖、自信,受益终身。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于老师的教育行为。(14 分)

【参考答案】

答:材料中于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1)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材料中,其他老师认为“我”是差生,把“我”的座位安排在角落,从不提问“我”,但于老师却不时地将眼光停留在“我”身上,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说明于老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于老师发现“我”个子高,于是推荐“我”当护旗手,鼓励“我”认真对待,让“我”从当护旗手中获得了自豪感,这也激励了“我”在学习上不断进步,于老师做到了因材施教。

(3)为人师表是内在要求,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我”是一个差生,于老师从未放弃“我”,学习上不断鼓励“我”,还经常和“我”的父母联系,告知他们“我”在学校的进步,体现了于老师尊重家长。

(4)爱岗敬业是本质要求,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于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没有因为其他老师认为“我”是差生就放弃我,通过推荐“我”当护旗手进行教育引导,体现了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负责,不敷衍学生。

 

32.材料:

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比如,诗或《诗经》作为文学形式,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审美和情感表达,是美学的,但自孔子时代始,其道德、政治喻义被历代经学家进行了无限发挥,《诗经》因此几乎成为社会风教和政教读本。与此一致,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其审美和艺术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或美与德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即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像在《论语·泰伯》中,孔子将人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一个人在幼年时代之所以要读诗,根本原因在于诗描绘的是人间的美好事物,诗的吟诵和学习能够兴发人性中美好的侧面,而这种人性的美好就是善。此后对于礼乐的修习,则同样是将道德行为与心性和谐置于美的浸润和环绕之中。据此,所谓以美储善,就是通过美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境域。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孟子曾讲,观察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既不能掩饰其内在的人性之恶,也不能抑制他的道德之善。一个有德的人,只要“仁义礼智根于心”,就会“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使人的形貌成为道德的表象形式。基于这种看法,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据此可以看到,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来讲,美不仅在源发意义上成为人性向善生成的内部动因,而且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

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另一方面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得以形成。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无非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如《礼记·乐记》讲:“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也就是说,人生在世,天然地追求快乐,诗、歌、乐、舞是快乐的表现形式,由此引发的道德必然是有深邃人性根基的道德。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者之所以持之以恒地对其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根本原因在于看到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这是一种以“情深”为基础的“文明”,是由“和顺积中”而自然达成的“英华外发”。这种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诸多道德教育弊端的出现。比如,美的内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条化,人对美的顺向接受可以缓解道德对人性的压力,美与德的贯通则可以解决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裂或异化的风险。从中国历史看,由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或者说,一种审美化和艺术化的道德,必然是人性化、人情化的道德,也必然是人更乐于认同并能够恒久持守的道德。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更深刻地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出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

                                     (摘编自刘成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与“德”》)

问题:

(1)在传统儒家看来,“美”与“德”的一体性体现在哪?根据文章简要概括。(4分)

(2)以美育德的方式有何特点和效果?根据文章,简要分析。(10分)

【参考答案】

答:(1)体现: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美”与“德”两者是混融的,如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就没有绝对地区分美学与道德之间的界限。

②传统儒家认为,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通过美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境域。

③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美不仅在源发意义上成为人性向善生成的内部动因,而且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

(2)特点:①美既能涵养道德,也能引领道德,既能“以美立人”,也能“以美立国”,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得以形成。②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有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③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

效果:①以美育德是以“情深”为基础的“文明”,是由“和顺积中”而自然达成的“英华外发”。这种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诸多道德教育弊端的出现。②美的内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条化,人对美的顺向接受可以缓解道德对人性的压力,美与德的贯通则可以解决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裂或异化的风险。③以美育德有助于深刻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出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共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些年,我国重大科技项目层出不穷,且不断取得重大成果:“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月球探测器、“鹊桥”中继星、“玉兔”月球车、“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天问”火星探测器、“祝融”火星车。

材料二:我国极具影响力的科技公司的产品名称都很有特色,手机芯片叫“麒麟”、基带芯片叫“巴龙”、服务器芯片叫“鲲鹏”、路由器芯片叫“凌霄”、人工智能芯片叫“昇腾”、服务器平台叫“泰山”、操作系统叫“鸿蒙”。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2)发挥科技优势,弘扬传统文化

(3)在科研的路上坚守传统

(4)当科技遇上文化

(5)科学的文化魅力

【参考范文】

科技与文化的碰撞

    近几年,中国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量子卫星到火星探测,从中继卫星到中国天眼,科技创新是华夏儿女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如今,当载人飞船被称以“神舟”之谓,手机芯片被冠以“麒麟”之名,我们又当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诸子百家到表里山河,从文化风俗到哲学思想,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当科技与文化发生碰撞,就会出现诸多“中国式的浪漫”,科技的创新与文化的传承是相辅相成的。

传统文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新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与许多积极深刻的思想。《易经》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将自强不息赋予创新精神;《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阐释邦国的创新理念;墨家持“可知、物本”的思想理念将科学技术成果积极用于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用行动展示创新实践。传统文化对事物内在变化与更新的重视,对不断探索、积极变革思想的提倡,是中国科技不断创新的灵魂所在。

科技创新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发展动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根本在于文化创新,而科技创新能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赋能。2019年由清华大学打造的全球首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对外亮相,这一项目将科技、艺术和工程等进行了跨界融合,带给人们感官的盛宴。徐悲鸿曾说:“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文化的传承若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碰撞出新的火花。

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就能为华夏文明注入新的活力。“故宫掌门人”单霁翔只用三年时间将故宫建成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大的数字平台,他在文化与科技的连通交融中拓宽了一条新的阳关大道。“敦煌女儿”樊锦诗将科技创新与文化复苏完美结合,开启了“数字敦煌”的建设之路,将千年文物最美好的样子印刻在有强大记忆力的互联网。正所谓“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只要做到科学继承、合理扬弃、取精用弘,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就能有机结合、相生相长、蓬勃发展。

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备受世界注目,“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让国人倍感骄傲自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富足的养料,而科技创新也能激活“创新派”优质文化产品的生产。从四书五经到二十四史,从山海志怪到四大名著,越来越多典籍中的弦歌雅词以科技创新之姿再生为新的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才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最佳归宿。我们要弘文化之重、创科技之新,让中国特色、中国文化、中国创造成为中国的新名片!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l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定》规定,3-6岁儿童平均每年健康检查的次数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注意幼儿口腔卫生,保护幼儿视力。

 

2.下列对儿童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儿童是无知不能的                      B.儿童不是微缩的成人

C.儿童可以按成人的意愿随意塑造            D.儿童是家庭的私有财产

2.【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卢梭的自然主义儿童观。卢梭认为“儿童就是儿童,儿童不是微缩的成人。”A选项“儿童是无知不能的”不正确,放大了儿童的功能。C选项“儿童可以按成人的意愿随意塑造”不正确,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D选项“儿童是家庭的私有财产”讲儿童物质化,不正确。

 

3.幼儿园创设物质环境时首先应考虑的要求是(   )

A 经济性                               B.安全卫生性

C.功能性                               D.美观性

3.【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环境创设的要求。B选项的“安全卫生性”是指幼儿园的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玩教具等物质条件必须要符合国家颁布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不会对幼儿的身体或心理造成危险或安全隐患,不造成幼儿畸形发展,这是幼儿园创设环境时,首要先考虑的要求。A选项的“经济性”是指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园应当结合本园实际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考虑实效,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勤俭办园,不浪费资源。C选项的“功能性”不是幼儿园创设物质环境时考虑的。D选项的“美观性”是指在黄精创设时要保持整洁,给幼儿传递良好的审美观。

 

4.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言语理解先于言语表达                   B.言语表达先于言语理解

C.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平行发展              D.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独立发展

4.【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幼儿的言语发展。幼儿学习语言是从理解语词开始的,先理解大人的话,再会自己表达。

 

5.幼儿对自己消极情绪的掩饰,说明其情绪的发展已经开始(   )

A.深刻化                               B.丰富化

C.内隐性                               D.精细化

5.【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幼儿的情绪发展。C选项“情绪发展的内隐性”是指幼儿逐渐能够调解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与题干的描述相符。A选项“情绪发展的深刻化”是指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事物内在的特点,与题干的描述不相符。B选项“情绪发展的丰富化”是指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增长,引起了情绪体验,如亲密的情感,与题干的描述不相符。D选项“精细化”一般是指幼儿的动作。

 

6.关于自发性游戏的正确观点是(   )

A.幼儿园游戏不包括自发性游戏              B.自发性游戏不需要教师指导

C.教师组织的游戏比自发性游戏有价值        D.自发性游戏具有多种教育价值

6.【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自发性游戏。依据游戏中的教育目的性成分,可以将幼儿的游戏分为自发性游戏和教学游戏,故A选项不正确。自发性游戏是幼儿自己发起的、自愿参加的、自主支配的游戏。教师的指导,可以让幼儿的自发性游戏的题材和内容更加健康、有趣、积极,故B选项不正确。教师组织的游戏与学生自发的游戏都有价值,故C选项不正确。

 

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蒙台梭利教育观念的是(   )

A.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       B.教育应让儿童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C.幼儿教师是揭示儿童内心世界的观察者       D.自由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

7.【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外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自由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福禄贝尔的教育观念。

 

8.导致“狼孩”心理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是(   )

A.遗传有缺陷                            B.生理成熟迟滞

C.自然环境恶劣                          D.社会环境缺乏

8.【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D选项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狼孩”心理发展滞后主要是缺乏社会环境导致的,故D选项与题干的描述相符。A选项的“遗传”是儿童发展的先天性基础,与题干的描述不符。B选项的“成熟”是儿童发展中生理的成熟,与题干的描述不符。C选项的“自然环境”对幼儿有直接与间接的影响,但不是影响“狼孩”心理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与题干的描述不符。

 

9.婴儿动作发展的正确顺序是(   )

A.翻身→坐→抬头→站→走                   B.抬头→翻身→坐→站→走

C.翻身→抬头→坐→站→走                 D.抬头→坐→翻身→站→走

 

9.【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婴儿的动作发展。婴儿1个月左右会抬头,3个月左右会翻身,6个月左右会坐,10个月左右会站,12个月左右会走。

 

10.4岁的瑞瑞不小心把小碗里的葡萄干撒在桌子上后,很惊奇地说,“哦。我的葡萄干变多了!”这说明他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0.【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B选项“前运算阶段”大致年龄为2-7周岁,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刻板性、自我中心主义”。4岁的瑞瑞还没有建立守恒的概念,处于前运算阶段。A选项“感知运动阶段”大致年龄为0-2岁,主要特征是“具备客体永久性”。C选项“具体运算阶段”大致年龄为7-11岁,主要特征是“掌握了一定的逻辑运算能力,不能扩展到抽象的概念,具备守恒性、逆向性等”。D选项“形式运算阶段”大致年龄为11岁以后,主要特征是“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思维,此阶段个体认知发展的特点是具有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命题推理能力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1.【参考答案】
答:积木游戏是结构游戏的一种,幼儿可利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积木开展游戏。(3分)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有如下的价值:
(1)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通过积木游戏中的搭建等动作,锻炼幼儿手部的动作灵活度和协调度,从而促进幼儿的基本动作和技能的发展;(2分)
(2)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积木游戏中,幼儿的想象力和记忆力都能得到培养,同时,通过识别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也能促进幼儿感觉、知觉和思维的发展;(3分)
(3)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积木游戏中,幼儿有社会交往的机会,可以相互协作,从而促进幼儿之间的人际交往;为了搭建成某一个形状而努力的过程,也能锻炼幼儿的意志力和认真、专注的态度。(3分)
(4)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积木游戏中,幼儿喜欢加入角色与情节,运用到语言,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2分)
(5)促进幼儿科学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发展。积木游戏中,幼儿为了表现某一形体,使搭建的物体美观、牢固,需要考虑平衡、美观等,从而促进幼儿科学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发展。(2分)

12.从图1可以看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有什么规律?

12.【参考答案】
答:神经系统是人体的调节机构,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组成。(3分)儿童神经发育系统有以下几个规律:
(1)神经细胞发育速度不均衡。6岁前,神经细胞发育迅速,在6岁左右即完成90%的成熟率,神经髓鞘化;6岁后趋于平稳发展。(4分)
(2)易兴奋,也易疲劳。幼儿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容易激动,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注意力很难持久,兴奋容易扩散。(4分)
(3)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幼儿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进行休整。(4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请按题目要求,进行论述。

13.试述幼儿园教育应“渗透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的理由(12分),并举例说明(8分)

13.【参考答案】

答: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包括:接待幼儿入园、早操、教育活动(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间隙活动、自由游戏活动、进餐、睡眠、午点、离园、晚间活动、盥洗等。(2分)幼儿园教育应“渗透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的理由有:
(1)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是完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保育与教育的意义。(2分)如接待幼儿入园时,与幼儿打招呼,逐个接待幼儿,可以更加了解幼儿,促进德育;如早操可以实现体育的目的;如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可以实现智育;如盥洗、进餐、午睡等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德育。(8分)
(2)幼儿一日活动中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有助于幼儿接受教育。如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克服困难、认真完成任务的优秀品德。(2分)
(3)幼儿一日活动动静交替。在组合和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时,充分考虑到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幼儿疲劳程度的各种因素,活动的安排动静交替,有张有弛,体脑并用,劳逸结合,从而能够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取更高的学习效益。(2分)

(4)幼儿一日活动室内与户外相结合。幼儿每天有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能够让幼儿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能够实现教育的目的。(2分)
(5)幼儿一日活动以游戏为中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一日生活中,游戏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需要,游戏给儿童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游戏满足儿童交往的需要,游戏满足幼儿好奇、探索的愿望。(2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

某大班几个朋友在讨论有关动物的问题。老师问:“你们刚才说了很多动物,我想问问,到底什么是动物?”丁丁说:“我们刚才说的大象、猴子、孔雀、斑马都是动物!”鹏鹏说:“动物有的有腿,有的有翅膀,有的会跑,有的会飞,有的会在水里游…”蓝蓝马上接着说:“有的吃草,有的吃米,有的喜欢吃肉…”睿睿说:“我觉得会自己动的,会吃东西的,都是动物。”

问题:请分析上面几个儿童的概念发展水平。

14.【参考答案】(依据陈帼国《学前心理学》2017年6月第5次印刷版,第244页)

答: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掌握以词为标志的概念,是逻辑思维发展的表现。掌握概念的表现之一就是下定义,材料中的几个儿童都在对动物下定义。(2分)幼儿下定义主要有四种水平:

(1)完全不会说。这个水平的幼儿不会说话或表示不会。材料中的4个大班儿童都会说,都已经超越了这个水平。(3分)

(2)不会下定义。这个水平的幼儿只会列举同义反复、举出实例或只说出某种非本质的、重要的特征,属于实际上不会理解词,不会下定义的水平。材料中,丁丁能够将老师刚才说的大象、猴子、孔雀、斑马归类为动物,说明她能说出代表动物的具体的词,但还没有达到概括化的水平,处于“不会下定义”水平。(3分)

(3)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这个水平的幼儿从物体的功用、动物的习性或物体的某种较重要的具体特征来下定义,说明了幼儿思维的具体性。材料中,鹏鹏说到了动物的习性,如有腿、有翅膀、会跑、水里游、会飞,说明鹏鹏处于“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的水平。蓝蓝说动物吃草、吃米、吃肉也是针对自己常见到的来下定义,也处于这个水平。瑞瑞说会动的、会吃东西的,也是依据动物的具体特征来下定义,也处于这个水平。(9分)

(4)接近下定义(初步概念水平)。达到这个水平即意味着下定义或解释,应该指出种概念和属差。这种严格的下定义水平,是幼儿思维发展所不能达到的,材料中4个大班幼儿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3分)

 

15.材料:

幼儿园大班开展了记录天气的活动,A班的老师给同学们发了天气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天气的阴晴雨雪。B班的老师直接给幼儿发了一张白纸,让幼儿自主的记录天气。两班记录情况如下图。

问题:
(1)请分析天气记录活动有什么教育价值?
(2)请分开分析上述两种记录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意义。

15.【参考答案】

答:(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2分)天气记录活动的教育价值有:
①开展天气记录活动是科学开展幼儿教育的需要。幼儿观察记录作为幼儿展示自己思维、想像、情绪情感的平台,它对教师与家长探测幼儿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日常活动和教学中充分发掘它的价值,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健康地开展。(3分)

②开展天气记录活动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观察记录的教育手段可以激发幼儿乐学和向学的情绪;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探索操作的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幼儿间的分享和交流活动的开展,进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激起幼儿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兴趣;可以促使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整合、系统化。最重要的是幼儿观察记录能够使儿童成为自己行为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有利于儿童从潜在的自发、自在的探索者走向自主自为的研究者,有利于儿童个体的主体性实践和教育活动的良性互动。(3分)

③开展天气记录活动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幼儿不应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为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3分)
(2)“天气记录活动”属于科学探究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大班幼儿的科学探究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具体目标是: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3分)

两种记录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意义:
①A班的记录方式:有记录的具体的时间和周期,可以清晰地记录,方便幼儿对周期内天气的变化有系统的了解,增强幼儿的科学、规范、系统记录的意识;(3分)
②B班的记录方式:给学生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幼儿记录的方式更加多元,记录的内容更加细致和深入,记录的形式更加自主。(3分)

  

五、活动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活动设计。

16.材料:

大班的江老师出差两天,刚一回来,班上的小朋友就围上来告亮亮的状,说他老搞破坏。江老师把亮亮请来一起解决问题。亮亮说:“我不是破坏,我是在表演孙悟空打妖怪!”晶晶一听赶快说:“我不是妖怪!我是唐僧!”“我也不是妖怪,我是玉皇大帝!”“我,我也是孙悟空!”“我也要演孙悟空!”孩子们好像忘了告状的事,开始讨论起自己在《西游记》中的角色。

请设计一个谈话活动,从孙悟空行为的目的或意义开始,将幼儿的破坏性扮演行为引导为表演性游戏行为。

要求:写出谈话活动名称、活动目标及活动过程。

 

16.【参考答案】

谈话活动属于语言领域的活动。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领域——孙悟空打妖怪(1分)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2分)

(2)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2分)

(3)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2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西游记》中不同的角色的面具,如孙悟空、唐僧、沙僧、猪八戒、白龙马、妖怪、玉皇大帝等。不同角色的标志性道具,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唐僧的帽子、沙僧的耥耙、猪八戒的钉耙等。(1分)

(2)经验准备:《西游记》中“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情节。(1分)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引出话题。播放“孙悟空打妖怪”的相关视频,创设相关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的该话题有关经验的联想,帮助幼儿打开语言表达编码的思路,做好谈话的准备;(5分)

(2)围绕话题,自由交谈。调动幼儿个人对“孙悟空打妖怪”话题的知识储备,运用已有的谈话经验表达个人见解。鼓励幼儿围绕“孙悟空打妖怪”大胆地与同伴交谈,老师鼓励幼儿多说。提醒语言能力较差的幼儿与语言能力较强的幼儿结对交谈。(5分)

(3)围绕话题,拓展谈话范围。通过逐层深入的谈话向幼儿展示并帮助他们学习运用新的谈话经验,使幼儿谈话水平进一步提高。老师适时地将幼儿集中起来,用问题引导幼儿,如“孙悟空的同伴有哪些?”“孙悟空打了哪些妖怪?”“孙悟空是如何打妖怪的?”“孙悟空为什么要打妖怪?”“孙悟空打了妖怪,对谁有好处?”(5分)

(4)结束环节:小结提升谈话经验。通过老师和幼儿一起对本次谈话新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达到完成教育目标的初衷。老师隐形示范向幼儿提供谈话范例,如“谈话的时候我们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听?”(5分)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和父母讨论我们能从孙悟空的身上学到什么?(1分)

回顶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