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教资笔试90分就安全了吗?通过率:没那么简单!-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网

教资笔试90分就安全了吗?通过率:没那么简单!

  23下教资笔试今日缴费截止!

  报名成功没有缴费的小伙伴抓紧了!

  卷面分数、报告分数、报告合格分数

  这三个分数都是啥?!

  卷面成绩有时候甚至90分也会被刷!

  那到底要考多少分才能通过教资考试呢?

  反正不是69

  加上笔试报考人数越来越多

  合格率可能会更低!

  具体怎么回事呢

  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卷面分数≠报告分数
  我们平常做的真题或模拟试卷还有教资笔试的试卷,满分是150分,这叫卷面分数。
  平时做题时,科目一二卷面满分为150分 ▽教资笔试90分就安全了吗?通过率:没那么简单!  实际上报告合格分是70分,报告分数是实际卷面分数通过公式换算而来的。所以卷面分数并不等于报告分数,二者是不同的。

教资笔试90分就安全了吗?通过率:没那么简单!

更多问题

可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微信咨询

教资面试成绩什么时候出?
回顶部
教师资格考试网
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考试网
关于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 报名工作的通知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工作将于1月12日开始。

此次笔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名公告将陆续上网,请考生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名公告要求,在规定日期内完成网上注册、个人信息填报、考试报名等事项,待资格审核通过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缴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要求考生诚信参加考试,并在报名前通过报名系统进行“诚信考试承诺”确认,否则拒绝报考。考生须在报名前仔细阅读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见附件)中的各项内容和规定,充分了解报考所需的各项条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报名。

附件: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各省报名公告

(微信扫描关注,掌握最新考试动态)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2024年1月2日

教资科目二常考知识点
  1正强化和负强化
  (1)正强化: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正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负强化: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
  2消退和惩罚
 (1)消退: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2)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3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可把迁移分为:

  (1)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

  (2)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

  4正迁移和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

  (2)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记忆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基本灵天内动
  【口诀解读】三爱(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两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终身(终身学习)。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主观题——”三观”

  必背知识点:教育观、素质观、教师观

  1.素质教育观

  (1)从素质教育的内涵上看,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记忆口诀】两个全是新的
  【口诀解读】两个(个性)全(全体、全面)是(实践)新(创新)的

  (2)从教学的方法上看,素质教育强调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3)从学生的评价上看,素质教育强调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学生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应信任学生,宽容的对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成人间存在巨大差异。我们应做到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和权利。

  【记忆口诀】一发两独
  【口诀解读】一发(发展中的人)两独(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3.新课程下的教师观

  (1)教师角色观: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④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

  ⑤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2)教师行为观: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记忆口诀】禁言开放行,重赏发饭盒
  【口诀解读】禁(促进者)言(研究者)开(开发者)放(开放型)行(践行者),重赏(尊重、赞赏)发(启发)饭(反思)盒(合作)。
教资科目一文化素养选择题常考知识点
  文化素养
  01
  传统节日

  (1)春节:我国民间最降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习俗有蒸年糕、贴春联、贴年画和拜年等。

  (2)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其习俗有吃元宵、包饺子、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狮等。

  (3)清明节:我国民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句,按阳历算则在每年4月5日或6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4)端午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称“端年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河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悼念他。其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棕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5)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中秋节以月之圆寓意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多、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02
  民族节日

  (1)泼水节——傣族。

  (2)火把节——彝族、白族、纳西族等。

  (3)那达慕——蒙古族。

  (4)芦笙节——苗族。

  (5)三月街——白族。

  (6)开斋节——回族、维吾尔族等。

  03
  民族文学  
  (1)蒙古族——《江格尔》《嘎达梅林》。

  (2)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3)彝族——《阿诗玛》。

  (4)藏族——《格萨尔王传》(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5)傣族——《相勐》《兰嘎西贺》。

  (6)壮族——《莫一大王》。

  04
  民族舞蹈

  (1)藏族——弦子舞、锅庄舞。

  (2)苗族、侗族——芦笙舞。

  (3)壮族——扁担舞、师公舞、横鼓舞。

  (4)傣族——孔雀舞。

  (5)蒙古族——倒喇舞。

  (6)高山族——杵舞。

  05
  二十四节气

  (1)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2)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3)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4)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回顶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