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积累2023教资笔试常识考点51个-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网

积累2023教资笔试常识考点51个

1. 十五的月亮从东方升起。

2. “人日”指的是正月初七

3. “连中三元”是指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4.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其作者: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

5. 男子二十岁即“加冠”(也称“弱冠”),三十岁叫“而立”;四十岁为“不惑”;五十岁乃“知命”。

6. 女子十三四岁叫“豆蔻”,十五岁为“及笄”。

7. 中国四大发明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8. 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9. 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

10. 美国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和白炽灯泡。

11. 三更半夜的“三更”是指23—1时

12. 长江三峡包含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14.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15.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16.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17. 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8. 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9. 中医四诊是指望、闻、问、切

20. 汉字四声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22.《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作曲的歌曲。

23.当代最有名的核雕工艺品是《夜游赤壁》

24.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

25.《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

26.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的代表作品为《拾穗者》和《时装美女》。

27.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为巴尔扎克创作雕像为《巴尔扎克像》。

28.《照夜白图》是唐代的韩于的作品。

29.《历代6名画记》是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的作品。

30.《秋郊饮马图》是元代画家赵孟的作品。

31.法国19世纪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品是《青蛙塘》和《日出》。

32.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品为《格尔尼卡》。

33.南宋画家米友仁的传世名作是《潇湘奇观图》。

34.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被誉为“草圣”。

35.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天才音乐家”,主要代表作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交响曲《降E大调交响曲》《g小调交响曲》及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等大量作品。

3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km/s(3亿米/秒)

37.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2日

38.中国历史最长的朝代是周朝【时间:791年(前1046年—前256年)】

39.黄金分割是指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较大部分与全长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的比值,其比值近似值为0.618

40.《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

41.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

王维诗画俱佳,信奉佛教,有“诗佛”之称。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又称“王孟诗派”,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等。

42.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3.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后世把李白和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望庐山瀑布》。

44.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关心民间疾苦,世称“诗圣”。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春夜喜雨》,“三吏”和“三别”。

45.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元稹共同发起了一场诗歌变革——“新乐府运动”。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46.《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47.《史记》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在史学、文学、哲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48.元代文学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被后世称为“元杂四大家”。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代表作《窦娥冤》;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主角是汉元帝),他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更是脍炙人口;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注意不是倩女幽魂);白朴代表作《梧桐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除此之外,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唐玄宗与杨贵妃)、孔尚任的《桃花扇》并称四大名剧。

49.曹禺

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其中《雷雨》问世,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他被人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50.路遥

代表作《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

51.莎士比亚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回顶部
教师资格考试网
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考试网
关于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 报名工作的通知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工作将于1月12日开始。

此次笔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名公告将陆续上网,请考生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名公告要求,在规定日期内完成网上注册、个人信息填报、考试报名等事项,待资格审核通过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缴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要求考生诚信参加考试,并在报名前通过报名系统进行“诚信考试承诺”确认,否则拒绝报考。考生须在报名前仔细阅读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见附件)中的各项内容和规定,充分了解报考所需的各项条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报名。

附件: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各省报名公告

(微信扫描关注,掌握最新考试动态)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2024年1月2日

教资科目二常考知识点
  1正强化和负强化
  (1)正强化: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正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负强化: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
  2消退和惩罚
 (1)消退: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2)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3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可把迁移分为:

  (1)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

  (2)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

  4正迁移和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

  (2)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记忆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基本灵天内动
  【口诀解读】三爱(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两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终身(终身学习)。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主观题——”三观”

  必背知识点:教育观、素质观、教师观

  1.素质教育观

  (1)从素质教育的内涵上看,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记忆口诀】两个全是新的
  【口诀解读】两个(个性)全(全体、全面)是(实践)新(创新)的

  (2)从教学的方法上看,素质教育强调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3)从学生的评价上看,素质教育强调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学生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应信任学生,宽容的对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成人间存在巨大差异。我们应做到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和权利。

  【记忆口诀】一发两独
  【口诀解读】一发(发展中的人)两独(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3.新课程下的教师观

  (1)教师角色观: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④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

  ⑤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2)教师行为观: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记忆口诀】禁言开放行,重赏发饭盒
  【口诀解读】禁(促进者)言(研究者)开(开发者)放(开放型)行(践行者),重赏(尊重、赞赏)发(启发)饭(反思)盒(合作)。
教资科目一文化素养选择题常考知识点
  文化素养
  01
  传统节日

  (1)春节:我国民间最降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习俗有蒸年糕、贴春联、贴年画和拜年等。

  (2)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其习俗有吃元宵、包饺子、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狮等。

  (3)清明节:我国民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句,按阳历算则在每年4月5日或6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4)端午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称“端年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河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悼念他。其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棕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5)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中秋节以月之圆寓意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多、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02
  民族节日

  (1)泼水节——傣族。

  (2)火把节——彝族、白族、纳西族等。

  (3)那达慕——蒙古族。

  (4)芦笙节——苗族。

  (5)三月街——白族。

  (6)开斋节——回族、维吾尔族等。

  03
  民族文学  
  (1)蒙古族——《江格尔》《嘎达梅林》。

  (2)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3)彝族——《阿诗玛》。

  (4)藏族——《格萨尔王传》(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5)傣族——《相勐》《兰嘎西贺》。

  (6)壮族——《莫一大王》。

  04
  民族舞蹈

  (1)藏族——弦子舞、锅庄舞。

  (2)苗族、侗族——芦笙舞。

  (3)壮族——扁担舞、师公舞、横鼓舞。

  (4)傣族——孔雀舞。

  (5)蒙古族——倒喇舞。

  (6)高山族——杵舞。

  05
  二十四节气

  (1)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2)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3)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4)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回顶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