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教资笔试科目二30道必背简答题(二)-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网

教资笔试科目二30道必背简答题(二)

  11. 简述上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组织严密

  (6)气氛热烈

  12.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简捷性

  (5)有指导的认识

  13.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4.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效果

  15. 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16. 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1)教师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17. 简述直观性原则贯彻的要求

  (1) 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18. 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定义: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要求:

  (1)老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19. 如何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还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20. 简述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

  (2)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

  (3)讲究语言艺术。

更多政策
添加小编咨询并领取笔试真题

教资笔试科目二30道必背简答题(三)

回顶部
教师资格考试网
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考试网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作文素材篇
  素材一:鲁迅 

  对应立意:选择、奋斗、梦想、珍惜时间、民族精神。

  对应材料:

  在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想要医好国人肉体上的病。但是当鲁迅先生看到中国人被日寇斩首示众,一旁的国人却无动于衷时,鲁迅先生知道了比起中国人身体的疾病,其心理的疾病更加的严重。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中国人的灵魂。

  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素材二:苏轼 

  对应立意:豁达、乐观、亲情、心系百姓、有趣的灵魂

  对应素材:

  苏轼乐观,即使经历了“乌台诗案”,他的天空风雨如晦,经历了万般屈辱,人生风云变幻,被贬黄州,依然热爱生活。一次与好友相约出游,不料天降大雨,朋友们都找地方躲雨,只有他拄着拐杖淡定前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看重亲情。苏轼的心灵深处涌动着对亲人的爱,表现在诗词中,既有对兄弟间彼此珍重的手足之情,也有对妻子的缱绻恋情。苏轼的内心世界中感情丰富,他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更热爱自己的亲人。著名的《水调歌头》就是中秋之夜思念弟弟所做。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彰显了他们兄弟的手足情深。

  苏轼心系百姓。世人总说书生羸弱,难免迂腐,人称书呆子,但是苏轼却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诗文好,而且心系黎民生计,办案搞工程,全不在话下。杭州一处有名的景点也是他的政绩之一,那就是美丽的苏堤。

教资笔试科目二必考点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
  1.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
  2.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环境
  1.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概念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2.作用
  (1)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
  (2)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教资科目二必考点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三、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2.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5.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资必背!科目一文化素养—历史常识篇(二)

  二、中国近代史常识

  中国近代史常识部分需要掌握从清朝末年一直到民国时期发生的历史大事件。下面我们以民国时期为例展开进行学习。

  (1)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其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其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2)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这场运动发生在北京,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3)红军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4)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绝对干货!教资科一材料答题技巧汇总,记住28分轻松拿下!

  教资考试中材料分析题的分值很大,但和考查范围广泛的文化素养相比,它的考查内容相对固定,重点在于答题技巧。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科目一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和高频考点干货!小伙伴们可要认真看哦~

  一、做题方法

  答题原则
  形式美观原则:书写整齐干净;分条作答标注序号。

  内容准确丰富原则:理论准确,结合材料。

  答题步骤

  看问题:先观察提问内容,确定答题范围。

  列理论:列举相关理论。

  读材料:画出材料重点信息,找准关键词。

  做答案:对照材料关键信息,补充答案内容。

  二、知识干货
 
  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记忆口诀:全体面创个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重发展潜能

  2. 学生是独特的人——重完整性、差异性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主体

  记忆口诀:两独一发展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记忆口诀:三者一开放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记忆口诀:在教学中与学生、自我、同事的关系

  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记忆口诀:人生过客

  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记忆口诀:许三多过目不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①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②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③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④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⑤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⑥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答题模板
  1.教育观模板

  常见提问方式: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第一步:总体评价该老师行为的对错。
  正确:该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体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表现如下
  错误:该老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表现如下
  第二步:理论+理论解析+结合材料(分条罗列,写出3-4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材料分析

  2.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材料分析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材料分析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材料分析

第三步:总结

  正确:总之,作为教师要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应该学习材料中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错误:总之,材料中教师的行为对学生造成了伤害,值得我们深思和引以为戒。
  注意:教育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优先答素质教育,不够4点可外借学生观、教师观。
  2.学生观模板

  常见提问方式: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第一步:总体评价该老师行为的对错。

  正确:该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表现如下

  错误:该老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表现如下
  第二步:理论+理论解析+结合材料(分条罗列,写出3-4点)
  1.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有潜力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材料分析
  2.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个体差异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材料分析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材料分析

第三步:总结

  正确:总之,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我们应该学习材料中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错误:总之,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深思和引以为戒。
  注意:学生观有两个版本,答“两独一发展,”“万人差钱”都算对。
  3.教师观模板

  常见提问方式:请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第一步:总体评价该老师行为的对错。

  正确:该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表现如下

  错误:该老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表现如下

  第二步:理论+理论解析+结合材料(分条罗列,写出3-4点)

【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材料分析
  2.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不能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引进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材料分析
  3.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材料分析
  4.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改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材料分析

  【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教学相长。教师要做到尊重并欣赏,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材料分析。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引导不仅包括学习方面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方面。+材料分析
  3.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反思和终身学习。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终身学习是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材料分析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教师要与注重和其他教师和合作,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相互配合。+材料分析

  第三步:总结

  正确:总之,该教师践行了新课改下的教师观,我们应该学习材料中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错误:总之,该教师违背了新课改下的教师观,值得我们深思和引以为戒。
  4.教师职业道德模板

  常见提问方式: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第一步:总体评价该老师行为的对错。
  正确:该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表现如下:
  错误:该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表现如下:
  第二步:理论+理论解析+结合材料(分条罗列,写出3-4点)

  1.体现了(违背了)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作为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材料分析

  2.体现了(违背了)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应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分析
  3.体现了(违背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应该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分析
  4.体现了(违背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实施素质教育;对待学生要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分析
  5.体现了(违背了)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体现了(违背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材料分析

  第三步:总结

  正确:总之,该教师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我们学习。
  错误:总之,该教师行为是不正确的,作为教师,要时刻铭记师德的要求,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更多政策
添加小编咨询并领取笔试真题

教资笔试科目二30道必背简答题(三)

回顶部
回顶部